Sunlight1203 wrote:波動如果太小,會不會(恕刪) 你可以去看看安聯大壩的成長幅度穩健但績效高(大概是裡面有台積電但其實以年化Beta來看沒差很多基富通上面寫大壩是1.46,黑馬1.71Beta指的是當股市波動,基金報酬隨之波動的程度大小但還是老話一句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參考參考
剛好小弟能來參與這話題目前老婆買了張嬰兒保單 年繳3萬,20年期,(個人覺得不需要)但老婆決定的,就不多說雖然可以列舉扣除24000元,但對我的報稅實際沒差⋯目前是直接以存款,慢慢存 ,紅包等等,都存到戶頭,沒有使用定存,單純活存,未來每月我再給2萬元,存到該帳戶,作為他們的生活費給老婆使用!結論就是 我只會乖乖存款,不會想投資,或買儲蓄險Sunlight1203 wrote:最近有在想說要幫小孩(恕刪)
Sunlight1203 wrote:先用一年的績效去篩選的,倘若以長期來看,這幾個也是比0050來得好 我只是告訴你多數基金長期績效會輸給大盤以及巴菲特有一個用標普500ETF贏過基金的賭注這兩件事實要不要採用就看個人ETF沒信仰也抱不久不用勉強
儲蓄險是最保守型投資,唯一的風險就是繳費期撐不住需要解約就會賠但是撐過了就必賺而且保本,這個是給有資產買來分散投資的,增加被動收益的儲蓄險要買保本且年配息型的,最好是固定利率的,兩年前還有,現在已經幾乎沒有了。你要想哪天你老了失智.中風.或是單純的老化腦袋瓜不靈光,這時候年配息型儲蓄險還能穩定的給你保命收入,重點是無風險保本,這個時候你就知道年配息儲蓄險的好。每年配的利息錢可以拿去花用,或是做風險較高的投資,可以來當退休規畫用,領到死之後本金拿來當喪葬費。不要買那種增額型利滾利的,那個沒啥意義,純粹是存錢保本而已,保險公司圈錢用的真要用錢的時候必須要解約,那就失去了保險的意義了只能算是強迫儲蓄的方式之一,放久了只是讓你的本金不被通膨侵蝕而已。靠儲蓄險致富的是要十幾年前利息4~6%年代才有機會,現在已經弱化成保本功能而已。至於基金,費用都太高,不如買ETF,未來基金的角色只會越來越弱
我愛 Keroro wrote:以及巴菲特有一個用標普 500ETF 贏過基金的賭注 而且是收費高昂的「避險基金」喔!(賠錢照收手續費,賺錢大收手續費)所以樓主不要小看純指數的ETF。至於台灣高費用的基金就算了吧〜通常當年得奬的,隔年就不知道掉到哪裡去了。
你算一下就是了15年5.3萬,如果年利百分之五,本金在到期時會有 $1,143,663如果只拿 1.1萬 那只有百分之一利息?當然這是一種保險,所以你要扣掉每年的保險費,但是年保費就算是$10000,你還是應該在到期時拿到 一百萬左右,1.1萬分息還是很低‧以你文中的統一奔騰基金來說,近五年平均報酬率是17.294%,你用4.3萬年金算(53000-10000定期生命保費),15年到期時會有247萬本金,你說那種划算?這種計算中因為完全取決於報酬率,也就是年利,統一基金是不是能在15年中都保持這種17%高報酬率當然是很大的問題,不過他成成立至今,總報酬也有12%,就算用12%來算,最後面的到期本金都是160萬,還是高過保險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