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123

MiPiace wrote:
人類對投資的看法做法(恕刪)


巴菲特是投資有實際業績的公司

Catherine Wood是投資具有前沾性但業績還沒爆發

哪個好? 見人見智

哪個風險高? 我認為是後者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 free lunch! 不要錢的最貴~
Brookfield wrote:
巴菲特是投資有實際業(恕刪)

實際業績出來,已經太晚了
現在資訊對等,大家收到的資訊速度一樣,巴菲特跟你我一樣。
巴菲特能贏的,只是錢多。
但進一步看,巴菲特接收資訊的速度,也許比大部分的年輕人慢了。
跟 Cathie Wood 比,也許慢更多,Cathie Wood 善聽網路社群的力量,這一點,巴菲特是不是作得到?
Cathie Wood 是比較冒險沒錯,但不冒險,以後的投資收益,就所剩不多了。

Peter Linch 在他的演講里,建議大家早一點發現有潛力的公司,有高成長性的公司。
他說投資了五家高成長公司,就算死掉四家,但如果一家成功,賺了十倍,最終還是賺了 100%.
Cathie Wood 的投資理念,跟 Peter Linch, 差異並不大。
只是 Cathie Wood  把選擇早期有潛力的公司,更往前期推進而已。
因為不這樣作也不行,大家都慢慢俱有找早期公司的能力,只能往更早早期去找。

巴菲特是很偉大的投資家,這點沒錯。
但拿 巴菲特 想把 Cathie 比下去,這樣跟本說不通。
方法不同,時代也不同。
更何況現在的績效,Cathie 大勝。

說 Cathie 背後是散戶,
那 巴菲特背後,還不是一樣都是散戶。
巴菲特用大筆錢去灑,吸引散戶追逐,
Cathie 運用媒体的力量,吸引散戶追逐,
Musk 運用自已的形象,吸引散戶追逐,
現在的社會,就是這樣。
你能做的,就是不要去跟著去追逐,不要人擠人,避開擁擠市場。
其實講真的,都是高手,而且專業方向不同,也沒啥好討論的

股神長期投資績效,那只能用超可怕的厲害來形容

最近科技類股,木頭姊姊操盤也是強到可怕來形容,至於會不會繼續下去,有誰會知道,只能時間證明一切,但以目前的表現看是超強的沒錯

喜歡股神就去買brk就好拉,喜歡科技再去買ark就好了,但是ark特性就是暴漲暴跌,要有辦法接受才買喔不然很辛苦的,要不兩個都買也可以,一個傳產一個科技都幫你操盤好了,也是方便
剛剛好看到這個影片, 跟我講的如出一轍
(我可沒抄襲他, 我前面在2/16發文比影片上架2/23還早)

各位可以看看這影片, 然後再思考巴菲特跟木頭姊的差異

我是買ark基金的。這幾天跌掉350萬。今年漲的全部吐回去。

我是覺得他們股價太誇張了。只能燒香拜佛這些公司未來真的會像他們股價這麼成功。
我是還在學習投資的菜鳥
就我的看法是波克夏是大象,不能追求高度成長,所以小心翼翼
武德的基金規模也即將面臨這個問題
目前來看,都是武功高強的高手,只是路數不同而已
MiPiace wrote:
實際業績出來,已經太晚了
現在資訊對等,大家收到的資訊速度一樣,巴菲特跟你我一樣。
巴菲特能贏的,只是錢多。
但進一步看,巴菲特接收資訊的速度,也許比大部分的年輕人慢了。
跟 Cathie Wood 比,也許慢更多,Cathie Wood 善聽網路社群的力量,這一點,巴菲特是不是作得到?
Cathie Wood 是比較冒險沒錯,但不冒險,以後的投資收益,就所剩不多了。


人家巴非特有內線,還能實記去看公司真實營運情況,有需要看什么網路那些來路不明的訊息嗎
t9996455 wrote:
喜歡股神就去買brk就好拉,喜歡科技再去買ark就好了,但是ark特性就是暴漲暴跌,要有辦法接受才買喔不然很辛苦的,要不兩個都買也可以,一個傳產一個科技都幫你操盤好了,也是方便


ark除非能在崩盤前離開才能算高手,因為還沒經的起時間驗証還很難說
meridian wrote:
根本不是投機跟投資的...(恕刪)

說的好
goet0 wrote:
人家巴非特有內線,還(恕刪)

巴菲特有內線,
我有我的敏感度,
Cathie 有她團隊和社群的敏感度。
什麼時代了,投資還靠內線。

Cathie 看出特斯拉的未來,這個連特斯拉自已都看不到。
但 Musk 是個聰明人,懂得聽。
Sandy Munro 拆解 Model 3 ,細說 缺點,Musk 懂得聽,也真的去改正。
這種互動就是網路社群的力量。
Musk 跟 Cathie 都是懂得聽的人。

巴菲特, Munger 都老了。
老人就只會講,不懂聽。

Model 3, 不止軟體一直不斷更新,連硬體也不斷改版。
社群的建議,特斯拉會聽會改。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