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binehua wrote:
其實我家基本年收入只有60萬,其它靠投資和利息,加一加不到80萬,每年都領退稅。孩子從幼稚園到高中都唸公立,家庭年收入148萬以下,台北市高中免學費。
開版大本來就是很悲觀,太悲觀很多事都不用做了。
20年前補習班老師就說沒有十萬收入住台北會很痛苦
20年過去了一堆人住台北月收入沒拾萬還不是活的好好的?
社會不斷在進步,很多東西會越來越便宜,像剛開始出來的智慧手機很貴,現在中華電信去辦支智慧型手機便宜到不行。
重點是如何做好收支計劃,量入為出,一樣可以成家立業,只有要不要的問題 。
當然沒錢有沒錢的養法小孩一定養的活
但你們犧牲了甚麼
有錢是多一種選擇
沒錢叫做被迫選擇
那天我跟兒子出去
兒子吵著說要吃藏壽司.我很認真跟他分析我們家經濟狀況
最後我們去吃10元壽司
如果我們經濟狀況好
我們可以出去想吃甚麼就吃甚麼.不用計較餐費
不是我們吃不起.而是我們吃了這頓.多花了這五百塊
那我們就要從別的地方挪五百來補
這就是現實
好險我只生一個
如果我生兩個
我大概連出去玩的資格都沒了
錢的分配一定是以必要生活開支為主
有剩的才會分配給娛樂甚至是提高生活水準
錢不夠犧牲的就是生活水準跟娛樂花費
你有問過你還沒出生的小孩要跟你一起受苦嗎
你有問過你還沒出生的小孩願意跟你一起過降低生活水準的生活嗎
你不生他說不定他可以有更好的富爸爸養他
而不是跟著你過次等生活
再說了說甚麼小孩要愛要陪伴
錢都不夠了
時間都花在鑽錢了
哪來的時間陪伴
回家都累死了
哪來的愛與耐心
現實點吧
不要在那站著講話腰不疼
真搞不懂明明錢不夠還催生存著甚麼心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