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ywork01 wrote:有若 "股價營收比"。都說1.5倍是正常,3倍以上準備賣,6倍以上一定賣。選股時"最好"選0.8倍以下的。現在很多股票都8倍10倍了,能找到0.8倍的嗎?我說的也是 "最好"。 能不能找到要靠你自己,找不到就代表現在不適合存股。再等等吧。找本益比10倍的績優股,比找股價營收比0.8倍的更容易。只怕到時候是一堆人在賣,而不是買。其實股價營收比 比 本益比更不容易失真,不會參雜業外收益。更具參考性。如果一支股票出在股價營收比8倍之時,未來若能回到2倍或許就能接回來,也不用真等到0.8倍才買。 感謝賜教
INNOCE wrote:肯恩.費雪自己都說過PSR指標已經沒什麼用了一個人盡皆知的指標通常都會失去它的效用 美國股市源至於1792 年,已經228年。而肯恩.費雪和我沒差多大。這股價營收比早就有了。只因為他出書說要買在0.75倍。就不知道是誰把它定義成是費雪指標。全世界用股價營收比來定義的少說數百人,不只他一人。其實你這樣說之前,我壓根不知道費雪這個人。 所以我說的數值跟他說得不太一樣。『低買高賣』本就是股市的不敗法則,不會因為誰說了就變誰的指標,也不會因為懂的人多了就不準。如果想短期追逐熱門股,是可以忽略股價營收比。但是如果是要長期的存股,還是尊重股價營收比比較好。總之,費雪指標是肯恩.費雪發明的;但是參考股價營收比做『低買高賣』(數值自我定義),是早幾百年就很多人在用了,並不是他發明的。
happywork01 wrote:如果一支股票出在股價營收比8倍之時,未來若能回到2倍或許就能接回來,也不用真等到0.8倍才買。 台積電毛利超過50%,所以台積電確實不能適用一般的股價營收比,預估乘以2倍可以接受。目前台積電股價439元,預估今年營收12000億。25,930,380,458股,每股46.3元。所以目前的股票營收比是 439/46.3=9.48倍。2000年時台積電股價最高224元。當時年營收1662億。假設18,000,000,000股(沒查到資料),每股9.23元。股票營收比是 224/9.23=24.2倍。現在才9.48倍比起2000年,確實感覺像是還蠻便宜。可是2002年跌至42.6元(剩1/5),股票營收比是 4.7倍。2008年44.4元,營收逐步好轉,股票營收比降至 2.5倍。前面說,台積電因為毛利甚高,所以容許度可以2倍計算。調整後等於2000年12.1倍(24.2)是高點,>>> 2002年2.35倍(4.7) 是低點>>> 2008年1.25倍(2.5) 是起漲點。不是很多人後悔沒買在起漲點附近?現在台積電4.74倍(9.48),短線可追逐嗎? 長線可抱牢嗎? 是高點還是低點,投資者請自行研判。------------------------------------------股票營收比是一個 "相對比較值" 不是 "絕對比較值"。每家公司因毛利與費用的不同,所以本來就不應該把這個數值說死。我前面也說0.8在現階段都不容易了。如果能由高點跌回2以下,就可留意是否買回(當然還得搭配其他因素和毛利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