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super wrote:
所以,總結而言~仍以(恕刪)
選什麼股票 我就不建議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 熟悉的股票
但是存股最好股息穩定 波動小比較安全
但如你所說 最多買5% 漲20%就出場
那也就是說 如果你每次財產才增加1%
如果目標是總資產賺5% 那你每年就要賺4次才能達到
而且是每年都要有4次機會
所以重點在如何提高剩下95%資金的報酬率 只放定存太浪費了
但是買股票 大家都怕賠錢
我也怕阿
所以我的方法是 把賠錢機會轉嫁 轉嫁給誰?
轉嫁給銀行 轉嫁給你那每次用5%資金漲20%所賺的錢
概念如下
如果銀行(定存)幫你賺了8000元 你買一張中華電110後來跌到102元 你是如何想
大部分人會想 夠倒楣的 股票賠8000
但是我得想法是 我拿賺來的8000元加上定存裡抽出一筆10.2萬元 湊足11萬換一張中華電
對我來說 我本金其實只用102買到1張中華電 剩下的錢是銀行幫我出的
我虧了8000元 但是中華電只要2年就可以幫我賺回8000
2年以後 每年繼續幫我賺4000元以上 而不是定存的不到1000元
如果中華電跌到106 那我的想法就是 真好 這次只要貼4000元 就可以買到102的中華電 今年股息就可以還我貼補的4000元
為什麼是102元的中華電 因為我所有買的最低價是2017年的102元中華電
我預先假設未來股價會跌回102 先將要賠的錢準備好
賺的20%的波段獲利也是同樣的想法
鴻海賺了30萬以後 我就當作未來我要在2年內將這30萬花掉
但是我先把30萬 先去貼補買40張中華電 定存裡的資金就少了400萬
我未來2年要花掉它 跟中華電未來1~2年給我30萬股息花費 有什麼不一樣?
但是差別在於 因為我的鴻海賺了30萬 我才敢拿400萬換成102成本的中華電
對我來說 我所有的中華電 都是只有出102元 剩下的都是其他人幫我出的
投資要不做惡夢 只要股價大部分時間都比你買的高就好了
等不到機會 那就自己創造
有捨才有得
我捨棄了定存利息 捨棄了波段獲利 換來較低成本得存股 換來不做惡夢得機會 換來每年穩定股息得機會
存股的本金還是要靠薪資累積
你目前的薪資還不錯 再撐幾年吧
存股也不能把資金都花光 要預留一部分當股災來時可以加碼進場
股價彈回去 再將買貴的持股出清 這也是將成本壓低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