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股利繳稅問題

可達瓜瓜 wrote:
86年前的 股利股息 是併入利息計算(視為定存利息) 完全沒有抵稅額喔 只有利息27萬免稅
86年後 政府做錯了 推了2稅合一 導致國稅每年損失數千億
營業稅可抵 綜所稅100% (當時營業稅高達25%) 保留盈餘10%

營業稅25%會嚇死人,沒什麼人敢開公司
營業稅是常聽到開發票要外加的5%
營業稅.營所稅要分清楚


如果企業用保留盈餘分配 就有高達33.3%抵稅額
但高科技股 因為政府補貼 幾乎沒有抵稅額
註:86後股利股息 有的企業用86年前盈餘分配 也是視為利息收入 沒有抵稅額
後來沒錢了 只好改革
馬政府 推出扣抵額減半 又將營業稅由25%降到17%
但還是損失近千億
後來蔡政府 改革 一律8.5% 上限8萬 又將營業稅調升到20% 同時調降保留盈餘到5%
也可選分離 但28%稅侍候(沒有上限8萬扣抵額 扣抵額 0)
這個政策對小散戶相當有利 又好計算
對超過100萬股息的散戶 逐現不利了
蔡政府府的改革 約損失3百億 好處是換來散戶持股意願



在那次稅改之後,有會計師事務所做過計算
其他狀況不變下
營所稅提高,企業盈餘變少
可配發的股利就降低
不可只看到能少繳一點所得稅
卻沒看到可分配的股利可能減少更多
原價100的東西原本打9折
改標變成103,打88折卻以為自己賺了?
不過一般民眾可能就不管這麼多了

而且對大股東.大戶平均也是減稅
原本綜所稅最高稅率45%變40%
股利還可分離課稅28%




散戶願意買股 企業會積極上市撈錢(好聽 盈餘分享)
企業會積極投資 對國家整體就業 有利
站在就業上 會讓國家往上 300億損失等於有代價


這是你自己的看法還是政令宣導?
怎麼沒看到營所稅增加會造成企業負擔
可能會影響投資意願?
不默而生 wrote:
這是你自己的看法還是政令宣導?

這是我個人愚蠢的想法 
我覺得不好 我會刪除 謝謝提醒
可達瓜瓜 wrote:
這點 央行彭總有說明
當25%調降到17%時 多年後
企業發的股息並沒變多 更糟糕的是 員工也沒加薪

所以政府的期待等於落空


另外 對能控制公司的大股東來說
股息發少 反而對自己有利
這次稅改 保留盈餘降到5% 以後發股息會變少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366271
>彭淮南下午透過央行發布新聞稿,提出4大論點支持財政部的稅改方案。
>他表示,財政部調高標準扣除額、薪資所得及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
>可適度降低中低所得、薪資所得及身心障礙者的租稅負擔,使各所得族群同享稅制改革利益。

>此外,他認為,台灣推動兩稅合一設算扣抵制以來,投資並未增加,
>反造成國庫稅收大幅流失,且違反租稅公平原則、加重所得分配不均外,
>扣抵稅額設算複雜,加重企業會計與遵從成本,
>以及稽徵機關行政成本等負擔,因此廢除「合情合理」。
>彭淮南並認為,現行薪資所得稅負偏高,可能影響薪資所得者的工作意願,
>扭曲經濟活動,有礙經濟成長。若調降綜所稅最高稅率至40%,將有助高階人才引進與留才。
>而台灣自2010年將營所稅率由25%降至17%,
>但吸引企業投資之效果並不明顯,國內投資率仍下降;

>可見稅負並非影響企業投資意願的主要因素,
>因此適度調高營所稅率,可縮減與綜所稅率差距過大的問題。

>針對調降保留盈餘稅,彭淮南表示,未分配盈餘加徵的稅制,
>並非實施「兩稅合一」後才採行的制度,
>政府為防止公司藉盈餘不分配而幫助個人綜所稅高邊際稅率之股東規避稅負的情形,
>早在兩稅合一實施之前,就已制定強制公司盈餘分配的法規。
>他認為,未分配盈餘加徵營所稅宜調降稅率,但不宜完全取消。

......

和你說的**企業發的股息並沒變多 更糟糕的是 員工也沒加薪**完全不同意思
不知你的消息來源為何?

稅率對企業投資原本就是其中一項考慮因素,但非所有因素
不默而生 wrote:
不知你的消息來源為何?

這是個人十分可笑又愚蠢腦補想法
我已刪除 謝謝你的糾正
K. Fu wrote:
  另外我倒想問一下geenlinify 樓主...是第一次參與除息嗎? 70萬股票股息以5%殖利率來算約莫有1400萬的股票市值,照理說有能力累積此股票市值應不至於對股息退稅這麼陌生才是.. 還是說你是接受歷年長輩為節稅而贈予的現金買股票今年第一次達法定年齡想獨立報稅...(恕刪)
 
樓主不常發言看來是無法回我的問題了..., 無仿...反正假日閒來無事便來推敲一番...
70多萬股利依樓主開版所言的下述條件其實是個神奇數字,個人猜測背後或有高人指點...
1. 年輕/未婚/高資產...
2. 除了股票股利外無其他任何收入
3. 股利估計大約可領70多萬
4. 之前從未有報過稅的經驗
 
以樓主上述的所得税申報條件來看...54萬所得淨額為稅法上所得稅率5%的所得淨額上限值
748000-88000-120000=540000 ... 股息收入只要不可大於 74.8萬 就不會落入12%稅率
又樓主之前從未有報過稅的經驗可解釋為成年未久或是剛過獨立報稅門檻或早年資產一直託付於家人的報稅戶下...樓主明年第一次報稅即可達單身退稅約 3.6萬極限值...個人猜測可能是家業頗豐且高手在側...不知是也不是......胡亂猜測如有冒犯還望樓主勿怪...
退休嘛...就是想將時間浪費在自己覺得美好的事物上...
愛用自動鉛筆 wrote:
今年的股利明年才要繳

我第一次報稅是先去戶政事務所申請“自然人憑證”
再上國稅局網站用“稅額試算”

基本資料填好 網站會列出股利清單跟最後的稅金
自己確認沒問題就照那樣繳...(恕刪)



有投資股票的不用那麼麻煩去申請自然人憑證,直接用下單的金融憑證就好了
DR3100柴聯自強號 wrote: 
有投資股票的不用那麼麻煩去申請自然人憑證,直接用下單的金融憑證就好了

健保卡也可以報稅喔!
這70萬股利 會變成你的所得
但是 有8.5%可以退 上限八萬元
可以退的原因 是因為這些公司有繳稅給政府 因為你要繳所得稅 同一筆錢不能課兩次
但是政府其實很賊 以前是公司繳多少給政府 就會退多少給你
但是過去有過幾次改制
1. 發生過營所稅降第到17% 這導致可扣抵高的公司可以退的額度一路往下降
2. 可扣抵稅額減半,就是公司繳多少 最多退一半給股東
3. 最後一次 8.5% 上限八萬 這個其實就類似17%的一半 剛好是8.5% 但是還設定天花版 八萬
而且這樣還簡化了不同公司 繳稅程度不同的缺點 節省更多人事成本
4. 營所稅後來似乎調高了 但是8.5%還是沒變

所以要退多少稅 其實看你自己本身的級距
如果你本身的工作所得本來就已經超過12%
那其實沒有退稅空間 但是至少8.5% 上限8萬是大家統一可以減少的幅度

前面是指單身的作法

但是如果有結婚 甚至還有未成年小孩 那情況又不見得一樣
要看各種算法取最佳的計算方式
每個家庭收入組成不一樣 沒有一定好的規則
geenlinify wrote:
本人未婚,目前除了股...(恕刪)

這個很簡單,妳去下載國稅局報稅軟體,其實玩一下,就知道妳要報稅或是退稅了,因為以70萬的股利來看很有可能是可以退稅的。
可以詢問一下,如樓主狀況寄來試算單是準確的嗎?如果是賺價差需要報所得嗎?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