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年近四十,手上有近1800萬現金,想要離開台北的規劃請教?

有位名嘴樂活大叔前陣子公開說他手上已經沒有0050了。沒想到現在看到新加入股市的網友還在執著0050。

從樓主的描述來看,樓主想辭掉工作,搬到南部,「單靠股息過活」,因此,應該要分散風險,找穩定配息的投資標的。

樓主說不考慮個股,那就只剩ETF了。應該要考慮下列有配息的ETF:

1.各種債券型ETF:大部分都是季配,每三個月領一次錢。

審慎挑選三檔在不同月份配息的債券型ETF,就會形成「每月配息」的效果,每個月都有現金流入帳。比一年配息一次的股票型ETF讓樓主更早拿到錢。

大多是海外所得,可以節稅。


2.各種高股息ETF。視為國內所得,要扣所得稅和健保費。

另外,樓主擔心心肌梗塞突然離世的問題,應該趁現在身體健康,保險公司還願意接受投保的時候,趕緊買保險。要買兩種:

1.醫療險:生病的時候,保險公司會給付,用在你身上。
2.壽險,或有身故給付的醫療險。萬一樓主突然離世,保險公司會付錢給身故保險金受益人。


近平習 wrote:
如同標題所寫,在下約四十歲,和老婆手上的資產合計約有1800萬

在台北任職,年薪大概130,公司在板橋,有一個剛出生的兒子。目前租屋中。

老婆專職在家照顧孩子了。所以未來她也沒有固定收入了。

想請教大家,如果是您,以脫北為前提,會怎麼配置手上的金錢呢?

今年我等等看,或是我們假定股市就維持在現在這位置,我把身家全有壓0050/0056(暫不考慮個股),單靠股息過活,到時候就變成一家三口靠著60萬在南部過活,老家是有透天房子住,只是要叨擾同住的父母(爸媽有退休俸)。

或是自己買房,拿三百出來付頭期款,再用剩下的1500萬領股息,用股息去扛貸款加生活費。假如入不敷出,就拿本金來用,比較辛苦,但好像也過得去。

發在理財版是想問問,或許我有什麼盲點沒注意到。又或是有更好的配置方式?
不要衝動,孩子還小,應該多做幾年,夠穩定了再決定
近平習 wrote:
要用工作十幾年的積攢買房子不是不行,版友們也知道,兩千萬大概就在新北買個舊房子,實坪約三四十的舊房子。


建議買棟房子,但不要舊房子,最好靠近捷運,有保值潛力的。但記得不要使用現金,貸款能貸多少是多少。

現在全世界大 QE,通膨指日可待,買一棟自住的房子,並使用大量貸款,才是最佳投資方式。

剩下的現金,你可以看要投資什麼,投資的好的話,提早退休也不是不可能。
建議是至少工作到小孩高中.  小孩上了高中/大學,  有許多花費是你目前無法想像的.
保持有工作的狀態,但可換個環境或房租較省的地方
近平習 wrote:
各位好,如同標題所寫(恕刪)


一般來說, 2x歲出社會開始工作, 3x歲開始往上爬,薪水上漲......到4x歲的薪資水準是大部分人的高點, 如果你沒有往中高階管理職上去或跳槽, 未來到你離開原工作之前, 你的年薪大概在此水準左右

小孩剛出生, 從出生到上國小前這一段時間是花費很兇的時候.....國小花費很少, 國中開始有補習又開始花費增加了......直到大學

1800萬退休我認為不足, 但是考慮當資本本金找安穩的收益給退休準備是好的選擇.......這些錢用在小孩/家庭上很好用.......甚至每年給你的1800萬再滾50萬進去

如果你職場上沒問題, 建議繼續工作吧.....一年130萬已經比50%以上的人好多了
真的想要退休........一是小孩上大學時, 二是你找到你有興趣的斜槓工作(你未來很有興趣的兼職工作)
上面幾樓說得很好.......未來的退休不應該是真的100%無工作, 而是最好找一個你有興趣的part-time工作, 小收入維持日常生活水準
kernlliang wrote:
說真的,1800萬在南部,除非很鄉下的房子。不然靠近市區或市郊的房子,也要1200~1600萬了!若想靠剩下200~600萬過退休的生活,應該不太可能。在南部找個工作,我想應該要的。供你參考!


現在南部房子真的不便宜,
很多人都事業有成才回鄉買房。

有老家還好說,
如果包含買房子1800萬想退休遠遠不夠。
刪...刪...刪...刪...刪...刪...刪...
灰狼01 wrote:
接續前面所說的"生活工作安排觀",接下來講退休後的理財...

真正的高手,都是长期主义者!(深度)

這一篇,或許有人能有感悟,或許有人說"這是啥小...朋友?"
我個人45歲前退休了,原因跟大多數人一樣,厭倦工作,想要在家耍廢。


誠如灰狼大轉貼的文章,先不論主動or被動投資,每次遇到(尤其是新人)糾結於標的時,我總是會勸他人請先專注自己能控制的因素(比如自己的行為),首重在計畫的堅持,如果擬定的計畫可以歷經一整個股市上下循環,很多問題的答案其實就會清晰出現在自己面前,但一般人就是急,急於發財,急於有所表現,希望能抓到飆股,但人生怎麼也不是抓到一個or一次飆股就可以財務自由(也許有,但背後代表更多失敗案例),一般人往往終點尚未到達,已經一腳先跌到萬丈深坑.

投資這檔事是非常個人化的,會因為家庭背景/個人收入/人生觀而有所不同,每個人選擇走的路都不相同,別人幫助的有限,我的經驗也無法完全套在其他人身上,經歷越多越發現有些事只能隨緣.

說的有點雜,就此打住......
建議買有電梯,離捷運近的新房子
既然有時間,不如把捷運房市看一輪,
反正提到資產配置,
一部分總是會配置到不動產,
不動產的要選未來變現容易的,
當然房貸能貸多少年就是多少年,看你要自用還是要出租

我個人是推值錢的大馬路上,但又是後棟或邊棟的。
知名的社區加上又在大馬路上,幾乎每年一定會有一筆以上實價登陸交易。
所以你不用擔心快速會迅速的貶值,除非你買貴。

剩下的自己思考,我每次寫太多,都被股市寫手攻擊說我一定就是房仲。
阿那為什麼這麼多股票賺大錢的還不是至少一兩間來置產用。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