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cx wrote:取決於.... 是否能在 大多數人 悲觀絕望中, 保持遠見跟樂觀心態!!
拿這一波來說好了,有(恕刪)
誰不想賺....
存股... 是美其名而已~~

真的跌到窒息量出現時... 市場全沒聲音... 營業員整天發呆... 離職...
很多人... 就停止存股了!! 不信你看看~~ 顆顆~~
2008年 有一天成交量 只有200多億而已
只要同樣間隔每次買一樣多,不同類股平均買,持續買五年一定獲利。然後單筆可領出買房或土地或花費。再依一定方式繼續買。
kkcx wrote:
拿這一波來說好了,有人從12000多開始買股票存股...這些人是上看16000嗎....
等到疫情開始了...開始往下跌了....就逐漸買著去?奇怪....底都不知道在哪...往下去攤的想法是???
假設1年股市跌到5000點...一路往下買會比6,7000點進場來的好嗎(不求買在底部)??
往下買的時候是看不到底部,但是等到築底往上在買不也行嗎??
1百萬在大盤12000點9000點跟6000點,同一支股票哪個位置能夠買到更多的張數...發揮最佳效用呢.....
總之...我還是很佩服喜歡從上往下攤的人....股市就是需要燃料
..(恕刪)
大部分的存股族是定期定額拿錢購買
對於真的資金足夠多的人 是越跌越買 就像買房子收租一樣
生活資金是股息 股票本身是資產 通常會股價上漲後 會有換股的想法
當股價墊高殖利率變差後 有可能將股票賣掉換其它標的股票
而我資金沒有那麼雄厚 但也沒到無法低階的程度
平時我會保留至少1/3的現金
到了股價大跌 分批進場多買
但是在股價回檔後 再將以前買的稍微貴一點的股票賣出
例如我設定目標要買 100張中華電 當股價超跌 買超過100張
那就保留最低成本的100張中華電 剩下的股票 在股價回檔時 在沒有虧本的情況下 將這些股票出清
就算是這次股災來之前 也會利用除權後 股價偏低時 進場買個10~20張
等到股價回檔後 把這多買的10~20張股票 挑最貴的一批股票分批賣掉
去年除權後 在106.5~107之間多買股票 我就把以前買在109.5~110的股票 在112~114之間全數賣出
(當初是保持賺一點就跑 被收到也沒關係 大不了等下次除權後再買回 再把108~109買的股票賣出)
這些賣出的股票 最後在108~110之間又全部回補 只是剛好碰到這次股災 又陸續加碼買到104
因為這次股災很嚴重 所以回檔到106~108.5 又陸續將這些多買數量的股票賣出
也就是我用104~105之間多買的股票來交換 過去一兩年 在106~108.5之間買的股票 等量交換
再上漲 我就繼續賣 以保留最低成本的中華電為原則
這些波動產生的價差 我是沒有計算是賺多少錢的 因為我是把較貴的股票出清 換成較便宜的股票保留
但是我不會先把股票賣了 等低價再回補 如果賣在最低 以後股息收入變低 就要吃老本
股票多了 股息當然也變多 只是未來等機會 將較貴的股票賣掉換回資金
目的只是為了讓每年提供股息讓我當生活費
也續這樣來回個幾趟 就能把我當初買在105以上的中華電全數賣出 換成105以下的中華電
要存股 本金的來源主要是薪資所得 但是不要將錢全數投入 這樣股價超跌才有操作空間
你就想像 你拿了2/3的錢 買了兩間房收租
突然有一天 看到另一間房更便宜 但是租金收入沒有比較差
所以當第三間買回來收租後 把當初買最貴的那一間賣掉
最後還是兩間房收租 但是口袋裡 可以用的現金更多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