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時間成本!?

顏筆 wrote:
巴非特講的波段操作是(恕刪)


的確是神在做的事情 他自己有做過
然後取得很大的成功 所以他是神 也確實大家都叫他神
真的不是人在做的事情
還蠻常有人在他的股東會問他這件事 他的回答很妙喔
他告訴別人 如果再次給他小額資金 他認為他的年複報酬率有可能可以到50% 在十年的期間
happywork01 wrote:
最近進場的很多新人,都是聽了很多人的慫恿,甚麼存股,甚麼最佳配置。1萬多點了還在存股,是要讓誰幫忙收屍?
其實他們本身並不是要存股,也不懂得甚麼是存股,更不要說 "存股必須建立在中位數以下才存,中位數以上不存"。(恕刪)


我都是看新聞,股票族開始有一些人不小心從樓上掉下來,才開始慢慢存股,

因為極度恐慌下,數字乖離的程度有可能會突破中位數,尤其是漲了超過十年,

當然,死貓跳也可以反彈的很高,也不敢太大力空~
張數變多沒錯,但你要先損失3,280,638-2,825,449的金額
也就是你的本金變成2825449,也就是你的本金只有2825449,也就是你的本金只有2825449
所以有人叫你到10元再買可以買更多張,但你的本金已經不是3280638.
越來越多機器人,如何分辨,看他有沒有回覆別人文章即可!!!
joan7222 wrote:
不是很懂耶,假設我都(恕刪)

換個角度來看好了
結果
你16塊多進場買更多張的股數
後來
繼續盤到14塊
你再賣出
打算等12塊的時候再來接回更多的張數
股票數目的確沒減少
甚至增加了
但是你的本金
是越玩越少了
「永遠不要以為你買了之後—定會漲好嗎?」
永遠做「做壞的打算」
才能持盈保泰
上萬點的榮景不再了
繼續凹
風險是高是低
不難懂吧?
執著通一家股票 是不是蠢極了?

都虧損了 這樣做也是很蠢耶...
joan7222 wrote:
今天有朋友跟我說,應該要這樣操作
不但張數變多,同時可以省下很多時間成本
請問這邏輯是正確的嗎?總覺得哪裡怪怪的(恕刪)
這說什麼??
怎麼會有人矯枉過正
會想存股的人心態本就是股票的價值大於金錢
怎麼會有這樣誇張的買了又賣了~短期又會馬上又買了又賣的手法

在賣的人很確定會繼續大跌的情況
當然是賣掉之後等到自己認為相對低點後進場就不會再賣了
怎麼會笨在意當下股票價值少了多少(對自己有信心的公司當然開心股票變多了)

未來能漲回~~~有把股數變多的人自然賺更多
未來無法漲回~~至少還是比死抱著從來不賣的人少賠不少
無法漲回未下市又有股息~~~當然是股數多的人分的多

當然這一切都只有一個前提~~~你很確定未來會繼續跌~~~而且你持有的股價還在高點
我很確定~~~所以我早這麼做了XD
下跌 本金不是本來就是越來越少嗎?

停損的重點 是 你能夠拿回多少本金 (等股價下跌好買回張數更多)

而且避開了因為下跌當下的波段 造成的帳面損失

(風險是漲回沒你的份 和砍在最低點 交易稅 所需的時間成本等等)


我們都知道 下跌50% 漲回去要100% 因為你的本金因為抱股是縮小的

所以才有人建議20%一定要做停損的動作 避開更多損失的%數(防止本金越來越少)
(但如果能夠做好資產配置 只拿10%進股市 那10%中的20%停損機制對你來說 是可控的風險)


如果你怕接不回來 那就採取折衷的方式 出一半 留一半

當然繼續花錢增加你的持股張數也是方法之一 (存股)



方法很多種 沒人說只能做一種

分成兩個帳戶 一個存股 一個做好停損 也就是出一半留一半的概念
顏筆 wrote:
巴非特講的波段操作是神在做的事,不是人在做的事。


巴非特也叫人投資指數基金… 但不包括美國全球指數基金10年的投資報酬是負的。

拿美國那套用到別國未必管用。
calvinab6 wrote:
換個角度來看好了結果(恕刪)


好像很有道理
不過我朋友說,獲利是看股票賣出時當下的價格
所以想辦法讓張數多一點才是賺錢的方法,好像也很有道理啊

我真的被搞迷糊了,還是什麼都不要做好了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