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有志於長期投資者,歡迎進來聊一聊吧

LemonZ wrote:
至少到目前為止都還是結結實實的綁在我的「尤里西斯之柱」上面。(恕刪)

檸檬兄的「股債平衡」於此波急跌中初試啼聲,果然不同凡響,想必讓你信心大增吧,假以時日定會為你帶來豐碩成果,Great job and keep up the good work!

vu84vu wrote:
s大的長期投資已到如如不動之境(恕刪)

哈哈,v大期待許久的十年線以下已近在咫尺了,我想妳現在應該是磨拳擦掌,準備要大顯身手了吧,Please fasten your seat belt and enjoy the ride!
Wealth, like a tree, grows from a tiny seed.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040/4414383
Wow La La wrote:
7年前以跨年度300萬資金贈與幫他買下第一批存股...運氣不錯7年期間股息從 2x-->3x-->43萬,7年實領超過255萬股息,若加計今年的45萬則第一筆存股今年即可完成資金回收,股票轉列成正資產項目持續產生現金流,今日再以185萬佈下他的第二批存股增加股息回收現金流,估計112年現金水位又可回到本金300萬以上.... (恕刪)

這麼早以前就開始幫孩子存股創造現金流,真的是一位有遠見的富爸爸和好爸爸,希望孩子以後能夠回報您的一片苦心。
Wealth, like a tree, grows from a tiny seed.
j00qaz741 wrote:
這位大大口袋好深,真(恕刪)

我的對帳單之前在其他棟樓有po過,其實有錢的人多了去,我只是一位普通老百姓,我買的標的只有兆豐金和玉山金,都是從次貸危機中挺過來的優質企業,更不用說兆豐金是金管會明訂大到不能倒的公司,所以我根本不擔心他們倒,我看的是10年,20年甚至更久,只要能夠永續經營,並且持續配發股利,有閒錢與機會我就會繼續加碼.

我目前投入股市的金額有1億多,這其實沒什麼了不起,也真的不是什麼大錢,台北一棟房子可能就超過了這個金額,甚至這可能只是一台車子的價位而已,有空可以到台北球場的停車場看看,雙B只是基本,賓利,RR也都時常能看見,這些車子我是開不起,想都不敢想.

schou23 wrote:
哈哈,果然真正的「有...(恕刪)

謝謝S大諫言,武漢肺炎對股市的影響雖大,但對於長期投資者來說,卻是分批入場攤平成本的好時機.
sakashan wrote: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040/4414383 ...(恕刪)

謝謝您所提供的資訊,對於巴菲特我只相信「他本人」長期以來對於一般投資大眾的忠告善道:《巴菲特25年來推薦了14次的投資法:指數化投資》

第1次推薦:1993年

如果投資人願意長期投資,應該進行廣泛的分散投資,分散持有大量不同行業的公司股份。例如,利用定期定額的方式投資『指數型基金』。一個什麼都不懂的業餘投資者,往往能夠戰勝大部分專業投資者。」
Wealth, like a tree, grows from a tiny seed.
1iaooo wrote:
我的對帳單之前在其他(恕刪)


中信金 不考慮嗎


我只存兆豐 中信
短短的幾天~帳面少了2百多萬,持股從8成來到了9成,可能有在上班的關係,心情沒有太大的起伏,我是持續的小撿0056
恭喜S大開版,小弟剛開始由定存族轉定期定額投資指數ETF,學習中!
Ruby2012 wrote:
恭喜S大開版,小弟剛(恕刪)


晚輩路人來朝聖一番
帳面數字減了一百,變成負值了

剛剛重新檢視持股,發現有兩檔應該要剔除,其中之一為3045台哥大,ROE逐年下降,
不知大家以為如何?

另一檔是可寧衛,這個產業風險來自政治,生財資產似乎很難成立(掩埋場),當初買一張關注,
現在會剔除

剩下的持股列一下要購買的條件(例如殖利率 / 股價淨值比),看起來目前有幾檔已到合理價位了
其實覺得這次股市有點過分恐慌了,sars那幾個月的絕望程度更甚於此

大家資產真是雄厚啊,佩服佩服
**本文所提之個股內容僅供參考,不具投資建議,投資前應審慎評估風險,且自負盈虧***

「99%的時間中,投資人最需要做的一件事情,其實就是:什麼事情都不要做。」---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Jason Zweig

很多投資人都會認為選擇一個好的進場時點很重要,這點當然可以理解,但問題是,你永遠不會知道何時才會是好的進場時點?當你有一筆閒錢能夠長期投資的話,最正確的進場時點就是:「現在!想要成功投資,關鍵不在於你何時進場,關鍵在於你進場之後的行為,這才是重點!」

此時你可能還是會想,那萬一我進場之後,股市就大跌了怎麼辦呢?別急,先看看of dollars and data財經部落格所分享的一個小故事:

這個故事是關於一個最倒楣股市投資人的故事,我們姑且稱這個人為Bob好了。Bob在1973-2007年期間一共僅做過四次較大筆的投資,第一次是在1973年,買進股票之後沒多久就碰到股市下跌了48%!第二次是在1987年,就在股市下跌34%之前進場買進!第三次投資的時候是在2000年網路科技股泡沫之前,第四次則是在2007年金融海嘯之前進場投資!

這個人夠倒楣了吧?每一次都是在股市大跌前才進場投資,是個標準的反指標投資人,如果你是Bob,應該早就對股市失望透頂了,不是嗎?

這四次Bob一共投資入了20萬美元(約新台幣600萬元),現在Bob的情況如何呢?其實Bob現在非常的滿意,因為他的投資資金已經累積到了98萬美元(約新台幣2,942萬元),平均每年的投資報酬率為9%,他成功的祕訣是什麼呢?祕訣就是:不論市場出現何種變化,他從來都沒有把投資賣掉!

從這個小故事可以知道,何時進場並不是重點,進場之後的行為才是關鍵,如同良藥苦口一樣,聽起最容易被接受的建議往往並不是最正確的建議!

本文獲副總裁的理財日誌授權刊登,原文請點此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040/4407901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