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aooo wrote:
2017/01/03買進1張0050:
4. 2019/11/19賣出獲利:93,600-71,800+8,300=30,100元 (累計報酬32.16%)
2017/01/03買進3張兆豐金:
4. 2019/11/19賣出獲利:92,100-69,300+13,860=36,660元 (累計報酬39.80%)
0050的報酬還沒有考慮相關內扣費用,實際上差距更大。...(恕刪)
謝謝1iaooo大所提供的寶貴意見,有關ETF的內扣費用如何收取,可以參照《請問ETF的管理費都是怎麼扣的?》此文中第#7樓ayz847大的詳細說明。
所以,ETF的管理費用是「每日計算後從淨值內扣」,當ETF的淨值與市價不一致時就會出現折價(淨值>市價)或溢價(淨值<市價),由於我們是根據市價而非淨值來交易ETF,因此在計算0050的報酬率時只要根據買進及賣出價格(加上配息)即可,不需要再考慮相關內扣費用。(內扣費用的影響在於0050每年的報酬率會比「台灣50指數」本身低大約0.44%左右。)
1iaooo wrote:
如果要選0050,我寧願直接買2330,因為0050的選股條件並不是以永續經營為前提,但人們卻買0050長期投資,這不是很奇怪嗎? 0050有高達0.44%的管理費用,以及其持股光2330就有將近4成的權重,為何持有他的人不會想直接持有2330呢? ...(恕刪)
既然2330佔了將近4成的權重,而且報酬率又遠勝0050,為什麼不乾脆直接持有2330呢?
首先,這就要看每個投資人是要「單壓個股」還是「分散投資」(即使只有50檔)。
其次,2330佔了0050持股中將近4成的權重純粹是一個「被動結果」,而非任何「主動行為」所造成,所以這也要看每個投資人是否能接納「被動投資」的理念。
最後,我看了一下「台灣永續指數」的編制方式如下:

嗯,看起來非常立意良善和高瞻遠矚

1iaooo wrote:
新出的00850雖2330仍有極高權重,但其選股則以永續經營為主,若一定要無所求的選擇一個ETF長期投資,我個人會選擇00850。 (恕刪)
每個投資人都要有自己的投資哲學(理念),進而衍生投資策略及建構投資組合,所以你有自己的想法當然是件好事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