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flag wrote:另外,有些詞彙是有法律或會計準則上的定義,所以用起來還是慎重一點好,雖然我懂您的意思。...(恕刪) 是的,我本來是要把市值=A+B+C....的,但怕越弄越複雜,所以就簡化了。能解釋清楚要討論的東西就好。
其實我覺得應該換個方式問..假設我(公司)上市,,流通100張股票,,股價10元,也就是一萬,,公司資產就是100萬,,今年賺10萬,,公司資產就是110萬,,但股價沒人交易,所以還是10元,,若決定把賺的10萬配出去,,那配息日開盤價是9元,,好吧...就是這裡覺得有問題!!!因為公司資產還是100萬(資產不折舊,,假設是投資公司)這地方可以有很多假設,,請不要跟我說有人會用更高價買股票啊..就是假設大家都存股,,試解一下如果連續配11年(沒有漲跌幅限制),,那股價不就-1元
被動收入累積中 wrote:假設我(公司)上市,,流通100張股票,,股價10元,也就是一萬,,公司資產就是100萬,,今年賺10萬,,公司資產就是110萬,,但股價沒人交易,所以還是10元,,若決定把賺的10萬配出去,,那配息日開盤價是9元,,好吧...就是這裡覺得有問題!!!因為公司資產還是100萬,,...(恕刪) 不對,公司上市之價格由承銷商估算,上市價不是只估算有形資產價。就算是也是110萬,不是100萬的資本額。(你有看過那家公司上市的股價是剛好10元的嗎?)此後皆由市場交易決定價格。除息參考價只是換算等值的平盤市價,不是扭曲改變市價。
被動收入累積中 wrote:試解一下如果連續配11年(沒有漲跌幅限制),,那股價不就-1元...(恕刪) 不會發生!如果公司11年都一股賺1元,連年完全配息,為什麼不填息?如一家公司連年賺錢配息,股價連年除息完後都不填息,那也是市場決定的價格,不是除息的錯,不是嗎?如果公司賠錢,在彌補虧損前也不能配息,沒配息就沒除息,結果股價也不會除息成-1元?公司經營不善是可虧到負的,但在這之前就己經打到全額交割或下市了吧!
sunyearhuang wrote:不會發生!如果公司11...(恕刪) 你要先看清我的假設啊我寫清楚點..我開一家公司,,營業項目是投資,,我在公開市場以每股10元募集資本,,假設我募了100張(你可以放大十萬張也行),,大家都用10元購得,,大家有志一同存股(也就是購入後不再交易)我拿了這些資本,,也就是100萬,,投資了XXX...一年後我的投資項目本金沒有波動,,但卻有每股1元的收益然後我決定現金除息,,這樣連續11年,,可否翻譯翻譯最後股價多少..另PS 某股(好像是大立光)有年除息 因為有漲跌限制,,就算開跌停,,也都不夠,,也就是股價10元但卻配2元現金..現實卻是開盤9元,,剩下多配的也沒在第三天反應啊..
其實我也一直有這個困惑簡單說:上市股票的價格,是市場決定的,並不是會計算出來的資產100億的公司,市值可以是5000億資產1000億的公司,市值也可以是5000億資產和股價完全沒有可以換算的邏輯相關性既然如此,配息所減除的資產,為什麼要反應在市值上?「因為配息而減除股價」這個制度,等於是排除了「純投資」,怎麼說?一個公司配息2元,股價從10元變成8元,股東一毛都沒賺到,完全沒有因為「投資的公司賺錢」而分紅獲利一週後填息2元,股價回復到10元,股東表面上賺到2元,但這完全是「其它投資人給的錢」,並不是公司經營賺到的錢理論上公司賺錢「投資人」就會買它的股票於是一定會填息,但誰都知道股價和公司盈利能力的關係並不緊密於是,實際上你在股市賺到的錢,永遠都只是其它投資人給你的,和你投資的公司經營能力沒有關係,和分析師法人的吹捧拉抬才有關係所以沒有「投資股票獲利」,只有「投機贏到錢」
股利就是重股價上扣掉換回現金給你公司規模就這樣如果沒有擴廠增加生產線的話不除息指是流動資金增加賺的還是那些錢不除權息墊高股價質利率就降低了也會讓投資者買不下去或買不起不就失去了上市上櫃的意義了發股息.股利股價不扣掉的話除息前1000萬買A股殖利率5%除息後賣掉手中就有1050萬現金再用1050萬買未除息的B股賣掉在買C股這樣下去你很快就發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