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醫材王 - 4126太醫,歐印。

1.事實發生日:108/04/15
2.公司名稱:太平洋醫材股份有限公司
3.與公司關係(請輸入本公司或子公司):本公司
4.相互持股比例:不適用
5.發生緣由:公告本公司108年度3月份營業概況
6.因應措施:無
7.其他應敘明事項:
(1)本公司107年3月份與108年3月份之簡易比較表(單位:新台幣仟元)
會計科目 107年3月份自結數 108年3月份自結數 較去年同期成長率
-------- ------------------ -------------------- -------------------
營業收入 162,968 156,793 -3.79 %
營業利益 25,342 27,435 8.26 %
稅前利益 25,125 26,847 6.85 %
(2)本公司107年1至3月份與108年1至3月份之簡易比較表(單位:新台幣仟元)
會計科目 107年1至3月份自結數 108年1至3月份自結數 較去年同期成長率
-------- -------------------- -------------------- ------------------
營業收入 407,839 482,717 18.36 %
營業利益 51,995 75,320 44.86 %
稅前利益 44,542 74,801 67.93 %
(3)此自結數尚未經會計師查核或核閱,實際獲利數字以本公司公告之每季經會計
師簽證(核閱)之財務報告為主,特此說明。
看起來就是符合預期沒特別亮點
tootaslis wrote:
1.事實發生日:108...(恕刪)


毛利率有上來了
股價爆發時間點拉近了

4/17 要開始洗籌碼了!!
毛利率換算是應該是沒有起色!!跟去年2018年Q1差不多,應該也是24.5%左右。
可能是這樣讓有些人開始倒貨了。
不過這家公司的公司預言都有很高執行力,加上廠房賣掉後,可以再增加毛利率。
公司未來也沒什麼大筆支出了,配息應該會不錯。
而且公司也還在成長,值得期待。
1. 擴廠,折舊費用不應該是公司解釋毛利衰退的理由,邦特也有擴廠,大立光也在擴廠,台積電也在擴廠,毛利都還能維持在區間水準,甚至成長

2. 什麼是高階醫材,張友德,boston scientific, medtronic...等這類公司他們做的才是高階醫材,走高階醫材需投入人才(選題,研發)法規人才(專利,辦證). 太醫目前做得是管類、袋類、瓶類塑膠耗材為主,研發費用佔營收比不大,留才不易,進入高階醫材還很長一段要走
. closed suction做得很好沒錯,是公司最主力產品(製程優勢,毛利好),主要靠日本,歐洲品牌代工單.
tpu這種先進材質邦特領先太多年,邦特已經切入幾項侵入式的三類醫材,太醫請了很多塑膠人才研究但是目前財務數字上還不見效益.

3. 太醫被迫登陸設廠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2025中國製造政策,或者來自經銷商要求在地供貨的壓力,當然也有產品註冊證辦理的效率問題,現在還看不出來是利是弊,但肯定的是大陸這類耗材製造廠商太多,除了價格較競爭力外,陸廠產品的質一直在進步. 要生存就要走向高端. 邦特策略走東南亞,一樣有人口紅利,但在地競爭廠商製造能力沒有大陸強, 這點邦特佔優勢.
對於中國大陸的市場,個人的思考是:人口多=大市場=‘’好‘’的市場?

4. 賣舊廠的最新消息是無人投標流標...(一次性業外收入不應該被列入長期投資者的考量)

以上分享,淺見請指教
juichin12 wrote:
1. 擴廠,折舊費用...(恕刪)
感謝大大無私分享
今早又加碼30張,可惜股價沒拉起來,又向下沉淪
yyy4033 wrote:
今早又加碼30張,...(恕刪)


加油,公司不要向下沉淪就好
你不會後悔的!
我也買到沒力了
季報出來囉,毛利上升2.3%,獲利與去年同期成長約62%,現在剩新加坡商瑞銀還在賣,賣不完?等他賣完後股價才有機會往上衝,4月份獲利也出來了,看起來今年本業EPS很有機會衝上4.5元以上...
此篇作廢..............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