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jan1969 wrote:
這種觀念問題,我就...(恕刪)
真要定義理財的規範
其實已經沒有意義
只要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已經夠了
所有文章,皆為個人筆記,嚴格禁止作為實質投資指引及推介,不得以任何形式複製作者之交易方式及技巧
投資有賺有賠,是有投機成份的,
在波動的投資環境中,資產配置在對的產業,適時變換,長期持有才能穩定成長並將風險降到最低,
但如果你是保守型的人,不投資也沒關係。
但是!
理財是每個人都需要的!
從最簡單的記帳做起,做好自己每月每年的收支規劃,並且徹底執行,
長期性的每月固定存下一筆錢,這也是理財的一部份,因為這是你為了未來的自己保留的財富。
至於存錢存在哪也是見仁見智,
定存最沒風險,但利率只有1%出頭,已經低於通膨率,
有的人就會選儲蓄險,至少還有2%~4%的利率,但放保險一定就要依年期乖乖繳完保費,中途解約都不划算,
但是只要你能穩定的依年期繳完,基本上錢長大的速度會比定存快很多。
最少最少要懂得理財,依照人生各階段的需求,規劃自己的存錢計劃,才能讓人生過得比較自在!

具體的事物易描繪交流,
抽象的觀念難闡述表達,
眼所見"球"就是具體長那樣,事實簡單清楚,
只是差在用"圓形","長方形"等哪一個詞彙來定義它,日後讓人們好溝通
心所感"愛"就是抽象的概念,欲強行具體化,
因每人成長的經歷中,所見所聞不盡相同,各自對"愛"的表述必然不同,
父母為子,辛勤工作,無怨付出→是謂"愛"
情侶爭吵,努力溝通,爾後包容→是謂"愛"
憂國憂民,盡心盡力,犧牲奉獻→是謂"愛"
彼此費盡心力溝通"愛"定義為何?
但具體事物與抽象概念本質根本不同,終會毫無所獲,
雖難以定義,但您能說"愛"不存在嗎?
事實它又確實存在這世上。
"理財","投資","投機",
皆是人們強行冠加的抽象詞彙,各有表述,無對錯之分。
有位歷史名家說:
"我年輕時人們稱我是投機客,賺了些錢後人們稱我是投資專家,再後敬我是銀行家,今天我被稱為慈善家。但這幾十年來,我從頭到尾做的是同樣的事。"
我找不到比這更好的語句來闡述"投資"和"投機"。
以上,是末學淺見,若有謬論,煩再請版友指教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