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論,是誰說11000點很高,我根本看不到.....


三子父 wrote:
還真的是證交所的資...(恕刪)


嚇死人了,居然有這樣算的

我長期以來的質疑居然是對的

美化的大盤本益比

還好我只相信自己算的

感謝分享
所有文章,皆為個人筆記,嚴格禁止作為實質投資指引及推介,不得以任何形式複製作者之交易方式及技巧

jovibon0508 wrote:
你總算發了一個我認同...(恕刪)


您好像完全讀反了樓主的文 >"<
樓主的意思是, 當年有那樣的經濟榮景時, 一萬點都是泡沫了,
對照現在經濟困境, 一萬點算不算泡沫??
不過您的分析其實沒錯, 也正確解釋了為什麼點數撐在這,
更簡單的說, 台股指數除了是金錢遊戲外, 也是上市公司財富的累積,
前次萬點崩盤之後, 新的上市公司以及原本上市公司持續類機的價值(獲利)也就是指數的基石.
我其實不太懂為什麼樓主沒想到這點... :)
gacker wrote:
您好像完全讀反了樓...(恕刪)


其實,這是誤解了台灣加權平均指數的結果

理論有點複雜,我也不解釋了

總而言之

由於台積電獲利超過10元以上,本益比順便提升

所以幾乎多漲了100元

股價帶動指數超過880點。

以此類推,這是由於權值股獲利提升造成的指數推升,還有本益比預期不合理升高

跟您提到的累積資本成長,無太大相關

台股大型股獲利比較穩健,雖然持續衰退,但是權重高,所以指數還是滿高的

眾多虧損嚴重的個股,就算跌了90%,也不影響指數,這就是加權平均指數的最大缺點

但是,當然也有其優點拉

但是加權指數導致市場失真,也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所有文章,皆為個人筆記,嚴格禁止作為實質投資指引及推介,不得以任何形式複製作者之交易方式及技巧

股海出擊 wrote:
其實,這是誤解了台灣...(恕刪)


大概是我表達的不好讓您誤會了,
我的意思是,
假設台股本益比是固定的, 台股指數只憑每年各公司獲利與增資, 以及新上市公司, 仍會造成台股指數持續增加.
股海出擊 wrote:
是誰說,11000很...(恕刪)

簽到追蹤
股海出擊 wrote:
是誰說,11000很...(恕刪)


gacker wrote:
您好像完全讀反了樓...(恕刪)


資訊業起飛的浪潮,上市公司,每年配股後繼續大幅成長的公司,滿地皆是,要怎麼形容有多強呢?

股齡少於20年的可能不懂當時的盛況,還權後EP資訊業起飛的浪潮,上市公司,每年配股後繼續大幅成長的公司,滿地皆是,要怎麼形容有多強呢?

股齡少於20年的可能不懂當時的盛況,還權後EPS成長率,低於30%的都算爛公司,這樣您可能會清楚一點,所以當時的高本益比,是加計未來成長率的

也就是拍照大說的PEG,我強調一下,我雖然很早就在使用這個觀念,但是這個名詞我從拍照大第一次得知,有這種專業說S成長率,低於30%的都算爛公司,這樣您可能會清楚一點,所以當時的高本益比,是加計未來成長率的

也就是拍照大說的PEG,我強調一下,我雖然很早就在使用這個觀念,但是這個名詞我從拍照大第一次得知,有這種專業說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