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蘭榭 wrote:三星,Sony,海信...等國際品牌現在高階10幾萬塊的65吋電視,面板可能就是用友達 10年前蓋的6代廠(2005年量產)所生產的. 友達過去是全球65吋面板最大生產廠,這兩年才被韓國三星和LGD超越.
1. 10年前的舊...(恕刪)
今年CES上,全球各品牌最新的8K 量子點 75吋/85吋電視面板,都是使用友達 10年前台中蓋的 7.5代廠生產的.
現在市面上很多大品牌智慧表的 圓形AMOLED面板 ,是由 友達17年前蓋好的 3.5代廠所生產.
面板廠設備 七年折舊結束,殘值趨近為0,那是國際會計原則上,記帳數字為0,但實際上, 經過每年的固定歲修保養,和部分裝備的升級更新後,大部分的設備都仍是妥善好用.可以生產全球最新規格的面板..
現在的新廠,設備雖較新,效率雖較高,但要攤提 新設備幾百億的折舊費用,所以,大陸新廠生產的面板,成本反而比台灣舊廠的成本高很多...所以大陸政府每年得拿幾百億補貼大陸面板廠,才能和台灣競爭.
10年前的法拉利如果妥善保養,可以跑得比現在的國產車快.
10年前的飛彈如果妥善保養,現在還是可以打下新式戰機.
張忠謀在台積電最新的南科5奈米廠 動土典禮上說,新廠量產後,前面 7年是在會計認定上是沒有賺錢的.因為要攤提高昂的設廠費用,賺到的錢在會計上,都被折舊費用抵銷了. 新廠要等要 7年以後,完成主要折舊攤提,在會計上才有賺錢.台積電10幾年前蓋的新竹廠區,都還在生產賺錢. 台積電一年3000多億的稅後盈餘,主要是來自這些舊廠的貢獻, 新廠都仍在攤提折舊階段,在會計上,賺不了什麼錢.
力晶2012年淨值為負,股票下櫃,就是因為要攤提新廠設備的折舊費用,很多內部人趁力晶下櫃前,每天用$0.2,幾萬張幾萬張大量收購股票,果然,2013年後,力晶馬上轉虧為盈,就是因為新廠折舊結束了,力晶這幾年已經還清6百多億負債,淨值來到10幾塊,未上市股價有$28
,當年有心人用$0.2 收購的幾十萬張股票,現在價值暴漲 100多倍.
新廠的高昂的設備折舊費用,可能讓一家公司淨值為負,一旦熬到折舊結束後,這些殘值很低的設備,轉眼就變成印鈔機,快樂賺錢.
外行人把$0.2的力晶股票當成垃圾壁紙,隨意丟,內行人才知道把它當作寶,拼命檢,大量收購.
力晶現在又宣布要花 2800億在銅鑼蓋新廠.
半導體廠和面板廠 這些高資本密集的產業,都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拿舊廠賺到的稅後盈餘,發給新廠員工獎金和每年股東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