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晴朗萬里無雲 wrote:個人曾經在金融業任...(恕刪) 感謝你辛苦的專業分享,真理愈辯愈明,能夠提出數據的邏輯性的分析,真是上此版網友的福氣!雖然您反駁的網友發表的文章不盡然正確,但我也同樣感謝他的發文,股票有時候確實不是可以有邏輯運作,大家的發文,大家一同參考,成敗就看個人了。
天氣晴朗萬里無雲 wrote:個人曾經在金融業任...(恕刪) 反覆看了幾次"天氣晴朗萬里無雲"大大的文章 &文中提及"股海出擊"大大的內文一直在思考該如何回應亦或是潛水就好.結果還是碎碎念一下,自娛娛人好了. 個人認為,兩者的文章最大的差異處,在於1."股海出擊"大大,在於討論就其觀察,目前該類股的存在風險為何 !!2."天氣晴朗萬里無雲"大大依其專業,在於"補充說明上述對於銀行業務說明不足之處" !!感謝兩位大大提供相關重要資訊!!=============================以下為個人對於文中之小小認知.1."交叉行銷" => 回顧當時,政府鼓勵成立金融控股公司,此點的確是"誘因之一,但非唯一"!!其實也是為了解決1991年開放新銀行成立後的亂象(續2.)至於"金融控股公司"優劣點,請網友google囉!(真是方便呀!)2."銀行掏空/經營/接管" => 如上述3."聯貸案" => 在擔保品/各銀行額度/分散風險考量下,當滿手現金的銀行(景氣相對良好下),的確應該是銀行最佳的承貸選擇!4."個人無擔保貸款" => 記得是都會向聯徵中心徵信,"總額上限"是月收入倍數沒錯 !唯在目前景氣相對良好時,銀行"的確"是會對貸款人"信用評分"較為"鬆散"!5."授信與呆帳" => 兩位大大所述皆是"現行"情況! 唯"呆帳"問題需在未來才能顯現!以上如有誤,歡迎指正討論!P.S 剛好看到此過往新聞...不得不佩服呀!!力晶250億聯貸案 16家銀行搶放款https://udn.com/news/story/7239/3031096
恬適生活 wrote:反覆看了幾次'天氣...(恕刪) 對不起,我食言了您閱讀文章的能力,跟您的專業素養,讓我不得不食言,跳出來給您按讚我本來說不在此樓回應文章了,實在看到您這樣專業人士看文章的方式,我實在感到很欣慰。實在是足以讓其他朋友可以更理性的閱讀所有資訊及文章關於力晶聯貸案................我真的又醉了
股海出擊 wrote:天氣大大,不是說好...(恕刪) 純粹就事論事,為了避免失焦我還特意逐段說明搞得很像在改作業放心,就僅此一篇我沒時間再做這種事了若不是曾從事金融業多年根本不會這樣做金融業的評估不是照你寫的這樣我還少講很多真要每項細寫下來還真沒完沒了已經盡量用中性語氣闡明提醒你的盲點不過看你文中語氣看來仍是依舊成見已成,聽不進別人觀點無妨就過各自的生活吧
恬適生活 wrote:反覆看了幾次'天氣...(恕刪) 其實你寫的沒錯評估金融業或是選擇金融股合適的標的本就是一個動態的行為不能單就某一年、某一月的狀況驟下評斷近百年前若無金融異業聯合經營的嚴重弊端發生美國怎會在1933年通過Glass-Steagall Act?最後又因這數十年的經濟發展需要在1999年廢止但接踵而來的利益衝突要如何防範就是現今金融監理的最大課題購買金融股的相關課題我就不打算討論了因為寫起來太耗費時間又不想像某些網友開一版可以寫很久脫離職場後已無此種耐性我又不單獨投資金融股前兩天才把0050全部出脫想閒下一些時間隨興度日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