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個位置追蹤一下,個人對大型金控公司還是比較有信心一點的,當然樓主提到的房貸問題確實是個隱憂,2008金融海嘯就是從美國次級房貸引爆,不過目前看起來台灣央行最近還沒有升息的打算,所以相對於電子股,個人還是覺得大型金控股較有穩定性優勢,當然金管會的角色很重要,要如何監管避免家族色彩重的金控集團將資金五鬼搬運造成呆帳是關鍵。
股海出擊 wrote:論,脫光您的金融股...(恕刪) "利率乃是國家強盛跟景氣的指標",這點可能需要修正一下,利率高不見得是國家強盛,也可能是通膨嚴重的關係.銀行業也許不易經營,但實際上銀行業的從業員工在台灣的平均薪資高居第二位,所以,可能是投資人不要選擇成為銀行業的股東會較好吧?呵呵...小弟認同您對房地產的評論,台灣的房價可能是全球數一數二的高價(對照所得),也正是高房價,把買房的人的可支配所得減到沒有餘力消費,以致台灣的內需一直提升不起來,可說百業哀嚎,但房產卻一片向榮,當然這二年的房價已經開始下跌,但是仍居高不下,以小弟身為企業部門主管所拿的薪資,仍然高不可攀去買房,之所以如此,就是有個號稱14A總裁的澎淮南的德政,造就了房地產業者的大榮景,但卻讓百業哀聲嘆氣,再加上馬吳時代的22K企業實習生補助,一舉將台灣的薪資拉低,已經近9年的時間,台灣低薪一直盤踞在就業勞工的頭上揮之不去.股市最後一波多頭通常會由金融業領軍,加上投機股大漲特漲,成交量大幅增加,讓不明所以的股市參與者以為正是大賺錢大獲利的最佳時機,因此毫無戒心的將身家投入,但這正是給大戶及作手退出的良機,一旦出現巨量長黑,就是股市最後登頂作頭的時間點,問題是何時會看到出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