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k1971 wrote:對外資法人來說,5...(恕刪) 5%現金殖利率其實不高,我花了快200萬買了85萬的南非幣,買在2.21-2.3。其中30萬作定存,年息4.5%,55萬買高配息(13%-17%)。你用一個保本的標的和一個不保本的標的去搭配,5%的殖利率很容易達成。中信和玉山都只是投資配置的一部份。雖說股票漲跌有風險,但起碼是國內標的,買心安的。
ormorm wrote:配息才是王道,配股...(恕刪) 版上有不少人是強調“複利效果”,也就是把配息的錢再投入買股以達到複利的目的。而股票配股本身就是一種複利的效果,把原本要配的現金以股利方式給你。上述兩種都有複利的效果。更何況配股之後如果有填權,整體金額會差到兩倍。用100張中信金和100張玉山金來算。去年中信金配1元,100張配現金10萬元玉山金配現金0.49,100張配49000。股票配7.4張,以今天價格去算的話是15萬4600,合計20萬3600。比只配現金整整多了一倍。大家都擔心股本稀釋,但重點是,股本有沒有被稀釋跟我們有什麼關係?中信今年獲利比去年多33%,而配息卻只多8%。如果說賺得少所以配得少那可以理解。但賺得多卻沒配到位就很令人厭惡了。
玉山、中信我也都有,不過,玉山已經買到我要的張數,目前改存中信金了。其實玉山早晚也會步入只發現金股息的一天,中信也只是早點而已,股本不可能讓它無限膨脹,獲利跟不上來股價就向下修至於中信董監酬勞高,這已經好幾年了,台股前幾名的,買中信就要有這個認知,對這點我也頗有微詞;給員工的,我完全沒意見健保稅,老實說我是真的不在乎,從來就不是我考慮的重點
金融股那麼多檔,只是選擇性問題,有錢每檔金融股都買,沒錢就買自己喜歡的金融股,我有105張中信金和35張第一金及28張台企金.目前等台企金有賺錢就會想換到中信金或第一金(六間不能倒此外或許有機會併購其他銀行,感覺比較放心),減少股票檔次,方便管理.我買金融股的想法:打敗定存利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