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很想將手頭上的定存,全部都投入定存股領股利跟股息




現在想買定存股的話,建議進1~2成資金就好...
除權後買金融股 帳面會更漂亮
留60萬買美元月配息基金
再留60萬等南非幣月配息基金


高點的時候

"現在是高點,不要存股"

崩盤的時候

"買定存股不如買龍頭股,賺更多"

如果今天台股剩4000點

可以想一下 是什麼原因讓台股只剩4000點

(戰爭 政治危機 經濟大蕭條 瘟疫 etc.)

這時候買股票重要

還是其他事更重要?
刪...刪...刪...刪...刪...刪...刪...
個人看法:

1. 很多人會建議等股災進場,
可是真正到了股災, 大部份人都不敢進場,
因為前幾次 "抓底" 都變成 "山腰",
而且 "一谷還有一谷低",
正常人只會越來越保守, 而不是更加勇於出手.

"別人恐懼我貪婪" 這句話講起來容易,
能做到的不是天才就是神經病,
總之不會是 "大部份" "正常人".

2. 那我會建議樓主把手上定存全部投入股票嗎 ? 不是.
我認為一個人手上的資金至少要分兩部份:
一是計畫未來內可能會動到的 (食衣住行結婚子女教育基金 blah blah blah)
一是計畫未來內應該不會動到的.

能投入股票的只能是第二種資金.

3. 那一次該投入多少 ?
先問自己 : 一次能接受多少損失 ?

"有賺有賠" 念起來四個字,
正常人卻往往只讀到前兩個字.

雖說以領股利為主的投資方式不用 "太" 注意價差,
反正不賣, 帳面上賺賠就只是數字.
但總是有計畫外的變數可能會需要用到這筆錢,
"賣出的賺賠" 就會影響到自己的生活, 無論生理或心理層面.

所以投資一定要先想到賠, 我能接受賠多少 ? 賠多少不會影響自己生活 ?
這筆金額就是這一次的投資金額 "上限".







kakanctu wrote:
1. 很多人會建議等股災進場,
可是真正到了股災, 大部份人都不敢進場,
因為前幾次 "抓底" 都變成 "山腰",
而且 "一谷還有一谷低",
正常人只會越來越保守, 而不是更加勇於出手.

"別人恐懼我貪婪" 這句話講起來容易,
能做到的不是天才就是神經病,
總之不會是 "大部份" "正常人".

2. 那我會建議樓主把手上定存全部投入股票嗎 ? 不是.
我認為一個人手上的資金至少要分兩部份:
一是計畫未來內可能會動到的 (食衣住行結婚子女教育基金 blah blah blah)
一是計畫未來內應該不會動到的.

能投入股票的只能是第二種資金.

3. 那一次該投入多少 ?
先問自己 : 一次能接受多少損失 ?

"有賺有賠" 念起來四個字,
正常人卻往往只讀到前兩個字.

雖說以領股利為主的投資方式不用 "太" 注意價差,
反正不賣, 帳面上賺賠就只是數字.
但總是有計畫外的變數可能會需要用到這筆錢,
"賣出的賺賠" 就會影響到自己的生活, 無論生理或心理層面.

所以投資一定要先想到賠, 我能接受賠多少 ? 賠多少不會影響自己生活 ?
這筆金額就是這一次的投資金額 "上限".



說的真好
其實!電信股..是個不錯的選擇!股價波動低,配息正常,目前又為相對低點,未來亦有5G題材!
賺股息,賠股價?

qq5721qq wrote:
我定存現在有N百萬...(恕刪)
小弟最近跟的會也要到了...剛好趕上除權息,本來也很猶豫要前還後下單,結果有大大分享就算買到高點只要持之以恆一定會賺,所以決定要先賺一波在說了
我買過90元的一銀,也買過23元的台哥大.
買進的時候都是想著當定存股,
可是結果卻差距很大.

在多次的賺賠中,
很多人都會領悟出屬於自己的一套方法,
這方式只屬於自己,
說出來也許被別人所恥笑,
自己卻深信不疑,
因為那通常是血淚凝聚成的領悟,
但最終都得通過實踐去驗證是否有效.

因為窮,所以玩的金額也不多,
但小弟也是存股族,
而我的領悟是不管是個股還是大盤,
唯有股災才是最佳的買點,
人的一生中能遇到的股災次數,
多到足以讓人致富,
也能讓人一無所有.

在大多數的時間,
小弟都在看各公司業務屬性,股價技術分析,財報,產業趨勢...
但數年中下單次數用一隻手算都嫌太多.

細數近十年來的交易,
小弟只在金融風暴時梭哈所有資金買進傳產與電子,
兩三年前開始拔檔原有持股轉進金融股與定存,
說起來保守了些,
但只有經歷過股災,
才知道股災的厲害.

下一次股災時,
您在哪裡呢?
是笑著還是哭著,還是平常心看待呢?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