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波-未遵守計畫紀律操作-破10日線全出-最後只以小賺出場
本來應該停止交易三個月來好好反省
這次看到突破20日線 (66元)的機會又進場了
也如期的往上漲 但人(我)有時候會失心瘋(好久未操作當沖,想要表演特技)
竟然在71元左右全出 並在一直上漲時反手空-認輸賠了5000美金
再靠當沖賺回4000美金 最後知道勢不可擋 還是乖乖在72.5做多 波段操作才是正途
----------------------------
轉貼-老余的金融筆記
2014年3月5日 星期三我比你還在乎你的錢! 要賺錢第一步先想賠錢!
開始以前,請讓我先問你一個問題,
請問一下,假如你今天開了兩間50嵐,所有的條件都一樣,
但是一間每個月賠錢,另一間每個月賺錢,
你會把哪一間頂讓出去?
你會把賺錢的金雞母頂讓出去嗎?
不會吧。
每個人都會選擇把賠錢的飲料店頂讓,趁早快刀斬亂麻。
投資開店,人人知道停損的概念,人人知道有問題快閃的概念。
那為什麼投資股票、交易期貨的時候,往往都是賺錢快快跑,賠錢繼續抱?
為什麼開一間店,會花好幾個月評估流量,做行銷準備,而買股票只需要幾分鐘呢?
這是一個大多數人的盲點,也是大多數人需要修正的地方。
但是很可惜的,往往我在課堂上講到這些的時候,通常都不中聽。
大家想聽的都是怎麼賺錢,而不想檢討自己。
檢討自己,很痛。
把自己的過失挖出來鞭打,很痛。
但也唯有認真的檢視自己,才能夠把賠錢的壞習慣改掉,建立好習慣。
自己的壞習慣不改掉,學再多的技術分析,上再多的課程,都是徒勞無功。
因為無論做法多正確,最終下單的人,還是你自己。
這也是許多的贏家不怕把祕訣分享出來的原因,
因為就算他把100%的功力灌到你身上,你也無法跟他一樣。
主就在
那要如何做? 這裡有4個大重點,照著做雖然不是大賺,至少持盈保泰。
做交易記錄。
限制每筆交易的虧損金額。 以不超過總資金的3%爲基準。確實停損。
假如你很明確知道我最多會虧損的金額的話,你就不會緊張失控。
當帳面有獲利時,放任獲利自己發展。停損點適當的調整,讓停損變成你的停利出場。
用閒錢來投資交易! 別用你的生活費保命錢來交易! 穩死無疑!
我相信大家都是辛辛苦苦工作,存了點錢,開始學投資。
開始看理財雜誌、理財部落格、理財網站,
而這些看到或學到的所有知識都還停留在紙上。
唯有你吸收後,實際應用在市場上,
才有可能真的變成你自己的東西。
你才能體會作者想要灌輸的賺大賠小,長期是獲勝的這種觀念。
沒人喜歡聽沒關係,
我想,我會持續地堅持下去,忠言逆耳。
繼續推廣自我修正、磨練的概念,多一個是一個,
我相信我可以越幫越多人,讓越來越多的人,先學會少賠錢開始。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
記得你下單後滑鼠緊握、心跳超快的時候嗎? 五步輕鬆讓你養成正確紀律與心態!
[投資觀念] 無論你是買基金、股票或期貨,第一個先考慮風險!
你會不會每次看到財經文章就跳過? 這篇從最基本開始講,你一定看得懂!
[投資觀念] 我有20萬,我想找穩贏每年10%的金融商品...別鬧了....
為什麼砍掉虧損這麼難? 從心理學出發!
目前看起來像是在盤頭 先減碼
破73全出
過前高75.27 再加碼
----------------------------
轉貼-老余的金融筆記
2015年11月25日 星期三 懂得股票、期貨市場的供需法則,你就可以賺到大財富!
實單交易訓練2年多了,
我所看到最多的現象是,盤整時期拼命做,
總認為每一次轉折都是機會,
然後行情真的噴出的時候,
不是不敢做就是做錯邊的凹單。
這就是現場實單訓練我能夠派上用場的時候。
交易訓練的價值,在於我能夠現場協助參訓的學員,
找到交易時心理的盲點,
並且把紀律確實執行出來。
真的,學會金融交易這件事是可以訓練的。
今天中午大家用檢討表在檢討的時候,
聽到大家自己講自己今日所犯的錯,很高興。
因為,這才是邁入成功的開始。這才是邁入贏家的開始。
犯錯沒關係,以後別再犯錯就好。
做對哪些事情? 我們要把做對的事情,慢慢養成習慣。
來了,是讓我操你的心態,操你的紀律,操你的方法的。
不是來觀望學的。所以請下實單,謝絕虛擬單交易。
英文,賭徒,是gambler。
而投機者這個字是 Speculator,字首spec是帶有眼睛的意思。
很好玩吧? 居然英文的原文也告訴大家,
別用腦袋做單,請用眼睛做單。
交易的市場上,極簡才是存活的王道。
試問,不管根據新聞、內線消息、KD指標、RSI等各式各樣技術分析而做出的判斷,
最終不是只會剩下2個指令,買 or 賣?
我管你看什麼分析的,總之,最後總是會買 or 賣,不是嗎?
那既然最後只會剩下2個,
那當買的人比較多,價格不就自然會上去嗎?
反之,賣的人比較多,價格不就自然會下去嗎?
我這邊舉個例子:iPhone。
假設全世界只有出產1000支iPhone,他eBay上的拍賣價格說不定可以賣到10萬元一支。
因為,「需求大於供給」,買的人多,賣的人少,所以價格上漲。
假設iPhone被發現有bug,沒有人要買(舉例三星的晶片的),
因為,「供給大於需求」,買的人少,賣的人多,價格不是自然就下跌了嗎?
大家有看清楚了嗎?
不管是交易股票、期貨、黃金等任何東西,都只有最簡單的供需法則。
那,什麼東西是價格波動最真實最即時的指標?
KD 嗎? RSI嗎? 均線嗎?
NO。 是價格本身。也就是裸K。
這也是我推行裸K的原因,這樣你才能最清楚聽到市場的暗示。暗示他之後要漲要跌。
同時,我也請學員完全不要看新聞,做台股就完全不管美股漲跌,
回家完全不要做功課。
甚至,不只回家, 盤前、盤中、盤後都不要做行情市場的功課。
什麼籌碼啦,外資部位啦,全部不重要。
只要做一種功課就好,自省。
市場上的贏家,通通都是透過自我修正,慢慢把錯誤導正,而變成贏家的。
請看到這篇文章的同時,去把你的看盤軟體調整到最原始的純K棒,
連均線都拿掉。
你會發現,你看到全新的世界,而且,所有大盤的小細節都逃離不了你的法眼。
嚴格遵守K.I.S.S.法則吧。
Keep it Simple, Stupid.
期貨波段跟當沖有者異曲同工之妙
進場永遠不是問題-除非做多在最高點或做空在最低點
重點在如何出場
01天氣晴朗萬里無雲大-期貨當沖的文章
值得有心人來學習
期貨當沖交易要怎麼做
當沖的交易邏輯真的很簡單
就是,先試單
對了加碼,錯了走人
就這樣,沒錯、你真的沒看錯
很簡單明瞭是吧?
這幾句話隨處可見
但是背後的道理卻是不簡單
交易人對當沖交易先天上就居於劣勢
雖然表面上多或空的機率是各二分之一
你看起來的猜測命中率為50%
但加計上手續費或是其它稅費
想要獲利的機會又更低了
況且,在盤勢的趨勢明顯時
你與盤勢波動不同向時
想要獲利更是困難
所以,在不少人眼中
真的是投機取巧不明智的交易型態
雖然可以避免留倉的風險
但大多數人還是不建議
況且,就算你真是厲害
第一筆、第二筆交易矇對了
那接下來的呢?
機率更低
三連勝、四連勝、五連勝....的機率是多少?
面對如此不利情況
要怎麼能以當沖交易為業
進而獲利、慢慢累積財富
經過許多人的假設與實證
真的是只有上面寫的那三句話
才能讓當沖交易者立於不敗
簡單來說,交易最大的成本
就是不論盈虧都要繳的手續費
與做錯方向的虧損
正如前面所說
先要試單、一試再試
那都是成本
怎麼樣才能回本
就要靠加碼,利用數量優勢
把前面試單的虧損及手續費都賺回來才可以
這就是想要在當沖交易上生存的重要法則
不論你是用什麼方式決定要進場了
都是先用小量部位進去試單
去驗証你對市場波動方向的解讀是否正確
若是同向,表示你對市場走勢的預測是對的
就進場加碼,等待與你的部位同向的市場走勢停止或消失了
就平倉出場
若是先進場試單的部位產生虧損
表示你對市場走勢的預測錯誤
得認賠出場
但是你還是有兩個風險需要處理
一是試單的平均損虧要控制在一定範圍內
二是加碼後的獲利要如何實現
試單的損失是愈低愈好
但市場的波動不是我們可以預測的
有時三個Ticks,有時五個
甚至速度盤來時,來不及脫身會損失到20幾檔
這都是壓在成功加碼前的成本
所以,要做的就是把損失的成本控制在一定範圍內
有的人是善用技術分析也好
還是什麼指標都行
目標就是把試單的成功率提高
或是找個相對較佳的進場點
用來降低失敗或是虧損的成本
若是你的試單成功了
準備加碼
你要如何加碼?要怎麼判斷加多少?
加碼後要如何安全出場?
萬一加碼後市場走勢馬上反轉該怎麼辦?
這兩者都得透過你的實戰去獲得相關經驗
不是紙上談兵可以得來的
所以,我的標準模式就是追高殺低
講的學術性一點就是順勢交易(follow the trend)
決定進場的原因
有下列幾點:
1.觀察成交明細的波動方向
2.觀察成交量累積的速度
3.注意一或三分鐘內(看你是用多短的時間軸)成交價上下波動的範圍
4.注意到前後幾筆成交價的滑價差
成交明細的波動方向,代表著目前市場對價格的看法及方向
成交量累積的速度,暗藏著未來成交價巨幅跳動的可能性
成交價上下波動的範圍就告訴你多空拉踞的力量
前後幾筆的滑價差,代表極短線交易的熱絡程度
一般來講,價格的跳動
除非是遇到程式交易的停損停利
或是高頻交易的套利單
或是市場有預期以外的新聞出現
要不然少有忽然間大幅度的變動
價格波動有其連續性及可預見性
從上面幾個跡象
可以預測未來一分鐘、三分鐘的價格變化為何
順著已發生的波動搭轎上去
先下一口做為測試
先取得心跳和市場波動同步的感覺
然後觀察波動是否和預測同向
若是同向,則再加碼
等待順向的波動停止或是反轉
就先出一半或是全部出場
若是進場試單後
發現方向似乎不照預測的方向進行
或是一直在狹幅震盪
當你進場的原因不存在時
就應該認賠出場
至於細節、或是你加減碼的時機決定
都是看個人的投機哲學與風險承受度而定
沒有一定的通論
學術上的研究
一般是短線交易之每筆的最大損失不超過2%來講
但我覺得是不甚容易之事
我自己是用5%來控制
這還看你交易的商品之槓桿係數有多大
還有成交量有多少、滑價差嚴不嚴重來調整
像我個人,若日成交量未達15萬口以上
或是熱門交易時段的每小時成交量沒有1.5萬口以上
我是傾向不會去交易的
因為以我自己的交易風格來說
沒有這些成交量的支撐
我是無法悠遊自在
除了換用交易進出場邏輯的試單
我才有可能會不受上面成交量的限制進場交易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