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財報耗費耗時,而且公司財報的眉角太複雜,舉例來說好了,宏致從去年6月的財報加入了併購的公司,但併購公司的財報還要另外分析,合併後原公司和併購公司的效益評估和財報,沒有一兩年怎麼評估呢?而宏致最近又和子公司有大量的資金往來,投資人用財報來分析,會有慢半拍的問題唷~
宏致本業原本就處於衰退期, 遜於同業後來又陸續購併了營運不佳的龍翰與志展本身人才有斷層危機併購後舊有經營團隊陸續退出接手的人又不是這領域的, 在經驗上是新手頭不知該往何去,底下的人就只能原地亂鑽為了解決購併企業的資金問題於是挖東牆補新牆.....大股東中華開發辭了法人董事袁董要解決目前的困境只有換掉高層經營團隊把太老了 沒有新思維看起來兩光兩光的和市場脫節的人換掉再去找新的法人股東入駐否則日子拖久了沒有最慘只有更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