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個人研究觀察記錄篇 (漢磊3707)

瀚薪以碳化矽產品為主軸, 目標高功率及節能應用
EPC則是以氮化鎵產品為主軸, 目標是以高CP值在新應用領域取代矽 MOSFET.
這是漢民集團在功率元件設計方面的布局.

***********
2017-12-31 00:00經濟日報 記者謝佳雯/台北報導

瀚薪科技是大中華唯一一家碳化矽(Silicon Carbide、SiC)功率半導體供應商,由於矽材料效能已達極限,新能源趨勢也帶動碳化矽的需求也一路向上,將使瀚薪搭上產業順風車,趁勢而起。

翻開瀚薪公司簡介,少見的「寬能隙(Wide Band-gap)」名詞是重點。寬能隙是指碳化矽和氮化鎵兩種半導體材料,這冷門的三個字,卻築起了瀚薪與兩岸同業之間的競爭障礙。

瀚薪創始團隊來自工研院,主要任務是開發碳化矽與氮化鎵功率元件,專研更高效率的節能元件。寬能隙技術讓瀚薪成為全球五家碳化矽元件供應商之一,也是大中華唯一。

瀚薪總經理李傳英說,碳化矽的能源轉換效率雖然只比一般矽增加1%到2%,卻超越現行矽的極限,累加效率會非常驚人,可以降低用電量,符合節能減碳需求,讓產業進入下個成長軌道。

有了工研院時期累積的技術和人才,瀚薪創立之初就掌握碳化矽的材料、元件和系統。但如何將產品賣進市場,是更頭痛的問題。台灣享有極高市占的電源供應器客戶,成為最佳切入點。

瀚薪當時直接與客戶面對面,了解常用規格的需求,加上產品開發快速,2014年上半年開出一系列碳化矽二極體,順利敲開電源供應器市場的大門。隨後瀚薪開發碳化矽MOSFET產品,並將戰線延伸到大陸和其他應用。

工研院為瀚薪儲備碳化矽技術,降低量產門檻,卻也需要市場動能,才能挹注新創公司生機,節能減碳趨勢適時提供奧援。

李傳英說,全球第一顆商品化的碳化矽二極體於2001年由英飛凌商品化,但因售價比一般矽貴十倍,市場無法立即爆發。直到電源供應器法規「80 Plus」上路,成了碳化矽市場推手。

為了降低能源轉換過程的損耗,電源供應器產業推出「80Plus」效能標示,讓產品可拿到銅、銀、金、白金、鈦金等不同等級認證,碳化矽開始走進白金級以上的電源供應器。

瀚薪市場行銷經理楊雅嵐說,早期白金級以上電源供應器才會用到碳化矽,現在銅牌等級也在使用,因為前級使用碳化矽的效率比較好的,後級電路設計可以更簡化,整體系統成本未增,卻讓效率穩定得更好。

電源供應器產業為碳化矽應用和瀚薪營運打底,這一年多來缺貨又漲價的傳統MOSFET,再加上新能源產業發展加速,則提供碳化矽與瀚薪更好的養分,讓客戶試用意願大增,瀚薪已於今年第2季打進大陸一線車廠供應鏈。

兩張便條紙 寫滿貴人
新創公司風險高,必須要時間等待茁壯,創始團隊含辛茹苦的成長路上往往需要貴人相伴,提供遮風避雨的臂膀,也適時伸出援手。對瀚薪來說,漢民集團正是這樣的角色。

包括總經理李傳英在內的瀚薪創始團隊出自工研院,而創立至今,則是漢民集團給了最大的支持和幫助,瀚薪至今仍是漢民集團的一員,最大股東為漢民旗下創投。

對李傳英來說,漢民董事長黃民奇與前漢微科董事長、現任致嘉科技董事長許金榮等人,都是他一直掛在心中最感謝的人。

李傳英受訪時,細心地準備了兩張寫滿感謝對象的便條紙,就怕漏了其中任何一人。名單上,除了黃民奇、許金榮外,還有漢磊前後任執行長詹益仁及徐建華、瀚薪董事長徐善可和交大EMBA執行長鍾惠民。

而他最感念在心的首位,就是協助瀚薪成立的黃民奇。李傳英說,漢民並給予瀚薪眾多資源,讓公司能夠專注在產品研發和市場開拓上。

而同為漢民集團一員的許金榮,也經常在李傳英做決策時,提供更多面向的建議,是他眼中相當有智慧的前輩。

而至今仍是瀚薪代工廠的漢磊,前後兩任執行長詹益仁與徐建華兩位,更在產品開發與量產上扮演重要角色,讓瀚薪能順利擠身全球前五家寬能隙產品供應商之一。

李傳英感性地說,漢民集團很大,經驗也多,投資了很多公司,但在瀚薪遇到困難或有任何想法時,都願意提供幫助和建議。

李傳英說,目前瀚薪的代工廠只有漢磊,但除了與漢磊合作製造與設計外,其他供應鏈都是放眼全球,持續在全球尋找合適的合作對象。

這條產業鏈 潛利無限
無論是美、歐、中、日、韓等國,皆已將寬能隙列為重點發展產業,讓包含碳化矽(SiC)在內的半導體材料和產業鏈站在絕佳的浪頭上。

2014年初,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宣布成立「下一代功率電子技術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希望通過加強第三代半導體技術、也就是寬能隙的研發和產業化,使美國能順利攻下下一代功率電子產業,寬能隙製造中心已設於北卡州立大學。

歐洲則是啟動產學研項目「LASTPOWER」,由意法半導體(ST)攜手來自義大利、德國等六個歐洲國家的企業、大學和公共研究中心,聯合研發寬能隙的碳化矽和氮化鎵(GaN)相關關鍵技術。

位於亞洲的中國大陸、日、韓等國也不例外。其中,大陸積極建立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及應用聯合創新基地,並與荷蘭大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對於大陸來說,為了解決當地嚴重的霾害問題,汽車由燃油車轉向新能源車已成既定政策,預定自2025年起將不再核准燃油車牌照。預估到了2035年,馬路上將不再看到燃油車的蹤跡,全面轉用新能源車,有利於碳化矽在內的寬能隙材料在車用市場的滲透率。

日本在311大地震事件後,用電成為很大問題,因此積極往節能減碳發展,當地已成立「下一代功率半導體封裝技術開發聯盟」,由大阪大學和羅姆半導體、三菱電機等18家進行SiC和GaN材料、元件、應用的技術開發及產業化。

韓國同樣以產、官、學三方合作的模式,提出寬能隙產業發展政策。業界傳出,韓國政府已建立一個大型產業鏈計畫,預定投資8,600多億韓元,打造完整的寬能隙產業鏈。


成本高…最大瓶頸
寬能隙(Wide Band-gap)包括碳化矽(SiC)和氮化鎵(GaN)、氧化鋅(ZnO)等,具備優異的半導體特性,被視為第三代半導體材料。

第一代半導體材料主要是指現在常見的矽(Si)還有鍺元素(Ge)等,廣泛使用在,電腦、手機、電視等終端產品上,台積電、聯發科等大廠都是位在同一個產業鏈上。

第二代半導體材料則是指化合物半導體材料,例如砷化鎵(GaAs)等,台灣相關廠商有全新、穩懋、宏捷科等。

寬能隙雖然擁有極佳半導體特性,可以幫助省電,主要使用在電力電子零組件。但目前成本較高而影響客戶使用意願,一旦成本降至甜蜜點,被譽為將引發一場類似於蒸汽機相同的產業革命,但國內供應鏈少。

瀚薪科技小檔案
董事長:徐善可

總經理:李傳英

資本額:1.5億元

競爭優勢:

• 大中華地區唯一提供碳化矽元件的功率半導體廠

• SiC 二極體管和MOS管整合在同顆晶片,領先業界
股市獲利不二法門 - 選擇基本面佳個股, 逢低買進
frank4831 wrote:
瀚薪以碳化矽產品為主...(恕刪)


EPC,漢薪未來都是嘉晶的主要客戶
現在EPC與漢薪皆還未IPO
唯一可以投資的只有漢磊和嘉晶
但是漢磊未來的獲利雙引擎有一半還是要靠嘉晶
現在嘉晶的股價只有穩懋的1/10
如您預期漢薪與EPC未來是明日之星的話
嘉晶更會是此一條龍的首選

kemk888 wrote:
EPC,漢薪未來都...(恕刪)


漢磊與嘉晶股價將來會如何只能靠猜測與想像, 因為有夢最美, 所以我會繼續買進並持有至少三年.
嘉晶除了大股東和少數自營商外, 法人(投信, 銀行, 壽險及一般投資機構)都不碰, 但我確定有一隻手在操控股價, 當有一天法人想買的時候, 肯定沒有便宜可撿.
股市獲利不二法門 - 選擇基本面佳個股, 逢低買進
mark 一下 感謝
frank4831 wrote:
瀚薪以碳化矽產品為...(恕刪)
嘉晶今日同時公告"現金增資款全額收足"及"現金增資催繳期限". 這十足顯市股票投資人貪婪及恐懼的心態.

嘉晶現金增資繳款期限是到 12/26, 因為股價非常貼近現增價格, 所以有股東及員工放棄認購, 董事長於是乎找來特定人(就是漢磊)吃下所有被放棄認購股份.

最近股價漲上來了, 那些放棄認購的人就要求要有催繳期, 他們要補繳!!!!!!

呵呵, 增資股將於 1/8上市, 真好奇, 股代如何處理特定人的股權.

股市獲利不二法門 - 選擇基本面佳個股, 逢低買進
frank4831 wrote:
嘉晶今日同時公告"現...(恕刪)


漢磊買的不是應該鎖在倉庫裏?
標記一下,感謝分享
樓主功課做的很用心
有空再來全看一遍
外資連續買好幾天了
frank4831 wrote:
瀚薪以碳化矽產品為...(恕刪)
這檔買賣過一次,出在29.5,最近猶豫可不可以買回來😯
不好意思, 作個筆記.
IGEV540
IGBUS1000
SiCreplaceIG
IGNo1 Infenion
IGNo2 Mitsubishi
InfenionIG EU US CN
MitsubishiIG JP
TOYOTAIG in house
股市獲利不二法門 - 選擇基本面佳個股, 逢低買進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