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幫爸媽找"類似定存"的保本+利率高一些的來存款

台灣人壽的e富保
第一年末+1天 IRR: -2.94%
第二年末+1天 IRR: 0.0352%
第三年末+1天 IRR: 0.9436%
第四年末+1天 IRR: 1.5556%
第五年末+1天 IRR: 1.8208%
第六年末+1天 IRR: 2.1688%

台幣躉繳, 還可刷卡.....
錯了,有姿色的連話術都不用
farnorsh wrote:
做過保險業就算沒算過...(恕刪)
人民幣定存現在有一年期3.8%
匯率在相對低點
每天限換匯2萬

以樓主的條件來看,選擇儲蓄險、年金險的確是會綁手綁腳,比較適合可能就是台新銀的richart跟王道銀行

不過也建議可以考慮將這筆分兩邊放,一邊放活儲/優利定存,有些銀行都會針對高額定存做優惠利率定存專案,像是台新、一銀、玉山等,另一邊則放躉繳台幣儲蓄險,目前躉繳儲蓄險大多是放3年保本、4年優於定存,6年以上IRR高於2%,躉繳利變型年金險放6年以上IRR會比躉繳儲蓄險高,但缺點是前6年解約會被扣解約金
這是你爸媽一輩子的辛苦錢
金額也不大 2-300萬
就定存吧!
何必拿去給業務員抽趴 賺一點利息 搞不好連本都賠掉
1. 放定存就好,拆成多筆存定存,要急用就只需要部份解約。
2. 如果是為將來遺產稅考量,那或許透過保險方式可達到避稅的目的。

父母年紀大了,如果這些錢佔了父母親總資產一定的份量,且單純想把資金找個地方停泊,定存是最好的選擇。
你56歲了 那我就來回答
何謂風險?課本翻一下
風險就是"不預期"發生的可能, 買股票會有風險 對不對
買儲蓄險 不會有風險,他是必然發生的稱作損失

買股票有賺有賠VS放儲蓄險前幾年一定賠錢

小弟是保險黑傑克

建議你可以買ETF0050 每個月買 月KD會看吧?
當月KD大於90 每個月買一張,當月KD小於80 每個月買兩張 當月KD小於 20每個月買5張
反正你錢存銀行也沒啥利息,就別在意前幾年這個方法的績效了
時間久了 你應該知道0050的(殖利率)了吧 再加上利差 幾年下來 平均一年大於6% 不是問題

他給你看的 A+C 部分是保險公司"預計" "可能"給你的利息,前提是宣告利率2.8%,
宣告利率的定義 :「市場利率」加「保險公司的投資績效」 達到再講,可以達到 業務員很有把握? 感謝你
那你就去買富邦的股票阿,既然富邦績效那麼好,我麼對他有信心
好決定了 改變作法

當0050 或 富邦金 國泰金 中壽 的KD 大於90% 該股 每三個月買一檔,
以上四者若該股的月線KD 小於70,則每兩個月買一檔,
以上四者若該股的月線KD 小於20 則每個月買一檔
大概 可以花三年把300萬買完
四年後 大概會經過空頭循環 成本可能越來越低
十年後賺錢機率 比買儲蓄險好很多好多了

記得 要每個月執行 你是機器人,只能有規律的執行,你知道保險公司怎麼賺錢嗎?也是有一套SOP 慢慢執行 不然多幾個那些人,台灣全世界投資銀行保險公司都倒光了
所以 請記得 把投資銀行那套學來 別相信那些基金了 有一半以上的基金獲利小於s&P500 指數 所以,自己來吧

IRR 是這幾年流行的名詞,你就把他當成利息的概念就好了,小屁孩聽聞個名詞,就當成非懂不可的聖經名詞,56歲了,跟那些屁孩計較沒用,你吵不完,笑笑就好。


三子父 wrote:
你56歲了 那我...(恕刪)


謝謝您詳細的說明。

因股票這幾年有"專心"研究.操作一些,所以您說的剖能理解與接受。

父母年紀大了,主要還是希望他們快樂.健康。
因媽媽曾經因錢的經年壓力而生病至今(憂鬱.躁鬱),
且每年總有些損友.業務靠嘴舌想也騙走一些錢。

所以好好利用這些錢讓他們在錢方面能守住+有些固定收益。
三子父 wrote:
你56歲了 那我...(恕刪)


謝謝您詳細的說明。

因股票這幾年有"專心"研究.操作一些,所以您說的剖能理解與接受。(存股的部份,如附圖所言,要傷點腦筋了😅)

父母年紀大了,主要還是希望他們快樂.健康。
因媽媽曾經因錢的經年壓力而生病至今(憂鬱.躁鬱),
且每年總有些損友.業務靠嘴舌想世紀也實際騙走一些錢。

所以好好利用這些錢讓他們在錢方面能守住+有些固定收益。

PS:重複回文了,請問重複的部份如何刪除(Sorry不常發文)
三子父 wrote:
你56歲了 那我...(恕刪)

就算每年領5~10%的股息 配息
永遠會去擔心本金
就算贏了定存又如何?
所以定存吧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