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第一次買了投資型保單

很簡單
3,000*12*150%=54,000
這些就是不管你基金賺/賠都要給保險公司的費用
項目名稱有:前置費用、管理費、維持費用等等!
什麼? 我投資的部位還要"維持"費用? 買之前還要"前置"費用?
其實不止這些,還有保險公司大愛給一年兩次"免費"轉換基金
因為你績效不好就要轉換嘛...
簡單來說,扣掉保險成本(定期壽險部分)
你算算你基金一年有沒有10%~15%投報率就好?

沒有的話就是穩賠的

不轉換就是溫水煮青蛙...

prettyday_45 wrote:
這是啥「簡單」的...(恕刪)
投資型保單有沒有人賺?
有,我每個月投5000,幫親戚作業績
剛好是在雷曼兄弟那波金融海嘯入場
小賺一點點
親戚說要退傭給我,最後也是放屁.不過本來就打算幫忙,也沒跟他要過,只是覺得做不到不要開口

但是如果叫我再買一次
...

我又不是頭殼壞了了

我做保險經紀人的學長跟我說:
儲蓄險跟投資型保單都是傻子在買的
保險本來就是為了出意外的時候有個保障
儲蓄險至少錢還不會少,只是被錢被綁在那邊
但是你就祈禱保險期間經濟不會出狀況,因為儲蓄險通常只有你死或殘廢會才有賠
萬一你帶塞,人沒事,但是經濟發生狀況,恭喜你,虧定了

投資型保單......
你保險不就為了有個保障,幹嘛幫自己增加風險......你是頭殼壞掉是嗎?

保險就是保你出意外時能撐過去,保個不定時炸彈,嫌你意外不夠多阿

kim122 wrote:
如果要課稅,那本人認知有誤,抱歉。但想法還是一樣,投資就是要賺錢,不然那叫投資,也不是說一定要穩賺不賠,至少勝率要比人高麻,讓人印象差,不就是長虧又要收行政費,投資還要附保險,其實也不是免費送的,是前置費用扣好扣滿,這樣有什麼意義。


與其說這是「意義」,不如說這是「花樣」。

試想,人壽保險除了保障功能,如生存、健康、意外、年金四大險種外,
還能變出甚麼花樣?
就只有以利息來誘人了嘛!

保險公司能獲利的方法其實也那幾項,基金、債券、外幣...等等,
所以由保險公司保證獲利的...就變成「儲蓄險」,
不保證獲利,只好保證獲利沒有「天花板」,就變成「投資型保單」,

要是保險公司也能自己成立基金,它就會直接賣你基金了,
就因為法律規定它只能賣保單,連利率跟報酬率都不能明寫,
要知道,保險的原意是保障人身安全的,本來就不能強調獲利。
很自然地,基金搞的花樣,保險公司自然會有樣學樣,
甚麼月配息...甚麼有可能配到本金....通通學起來,
目的就只為了銷售保單,
也因為裡面剝削保戶太多,才能給出那麼高的佣金。
基金都一大堆人嫌管理費跟轉換費用太貴了,
更何況是透過保險公司去買基金?

kim122 wrote:
如果要課稅,那本人...(恕刪)


重點在於附加機制,建議你仔細看完我打的每一行字再下評論,
今天單純透過銀行買基金當然可以,但是對某些人來說不放心,
第一,虧損狀態下去世,無法完整的留給子孫或其他受益人,
第二,這筆資金將成為遺產,依照民法繼承篇給繼承人,
透過投資型的機制,在要保人生存時自己領配息,
身故後,投入的本金百分之百轉讓給指定的受益人,
對某些人來說,也許不想讓某些繼承人拿到錢,
或者他想自己分配比例,這就是保單的機制,
透過保險機制不是為了避稅,投資型保單的保價一樣是要算遺產稅,
壽險的部分要列入最低稅負,買這種躉繳投資型是不談節稅的
會買投資型保單代表你應該對資本市場有一定的認知與了解,
現在台股10500點,美股22000點,你還賠20萬,
接下來你應該問自己未來一年台股美股的走勢會如何?
台股上12000點的機率高,還是8000點的機率高?
美股上25000點的機率高,還是19000點的機率高?
投資型保單
名稱上來說就是偏向報酬率高的,但其實變相的風險就高
這是業務員可能隱瞞的事情
另外除了風險高之外,還有畢竟他也算是保單的一種,每年扣繳保費以及手續費都還是會有
趕快認賠賣出比較實際,通常建議玩這種的尤其是第一次不要丟太多
stdjb wrote:
重點在於附加機制,...(恕刪)
身故後,投入的本金百分之百轉讓給指定的受益人,
對某些人來說,也許不想讓某些繼承人拿到錢,
或者他想自己分配比例,這就是保單的機制,


那你知道什麼是應繼分嗎? 列入遺產就會被 應繼分 分配 (除非我對前面的發言理解有誤) , 現在不給,上法院也是要交出來的

要分配合理比例,預立遺囑就可(只要保留應繼分就沒問題)


另外在基本虧損狀態下,投資型保單的基金就不會虧損 ??? 照虧嘛

業務員在招攬保險的時候,要考量(準)客戶的保險需求,不得假借理財、節稅、存款等名義作為招攬之主要訴求。違規的懲處相當重,停止招募登錄一年

想當年 剛出社會時
我買過投資型保單
下場 就是把業務員叫來 臭罵一頓
就是太相信人了 買了 看到金額 越來越低 抽的超高
幹得要死 認賠殺出 就業務員去死一死!
kenlovesky wrote:
大家好~第一次在討...(恕刪)

這是我10幾年前的投資型保單,今年的投資報酬率,明年期滿了,當然投資標的一樣,操作人不同會感受很多。當初前幾年有比較不積極的壽險人員,我就把她的單取消轉壽險了。
投資型保單最大的功能是保障,因為很便宜
扣完前置費用和每月都要扣的手續費和壽險保費,剩下才是投資
如果妳是分期繳會被扣更多
要賺真的不容易,如果100萬賠了50%就是50萬
想要再賺回來必須要100%才能回本
不要想說會再賺回來,很難
這筆就不是你的錢,本來就不能進行風險性的投資
都走錯了,就不要再下去
快去解約放定存或是保本的標的吧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