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郭董投資美國工廠,當地薪資不會造成壓力嗎??

富士康能搞到今天這規模,全世界最大的代工廠,背後不知道聘僱了多少人才幫他規劃算計過。投資美國,絕對不是郭董一個人的決定,而是背後智囊團給出的建議。

我能想到的誘因至少有以下:
1.未來關稅的特惠優惠
2.水電氣等資源供應的保障(威州政府出錢把這些基礎建設完成)
3.建廠補助
4.靠近市場
5.高階人力的取得容易

至於人力成本??管過工廠或是待過BA,經管相關部門的人很清楚整個流程.....
1.FOH
2.VOH
3.DEPRECIATION
4.DL Cost
5.BOM Cost

有點競爭力的工廠,實際的人工成本佔產品成本的百分比,其實是很低的。相對於富士康投資這個廠所得到的好處優惠,應該是不值一提的。

富士康做到這規模,怎可能沒你我會算?

sagrado wrote:
號稱1.3萬人就業機會,代表川普一定沒參觀過面板廠,
碩大的玻璃基板搬運生產,裡面都是機器人,
實際上作業人員及工程師頂多需要三千多人,



又不是廠蓋好, 把三千人關進去, 就能無中生有, 源源不絕的生出面板來
相關供應鏈的就業機會也要算進去
Dennis520 wrote:
.一家公司的成本結構
人事成本會控制在2成左右..(恕刪)

就我所知,在電子產業如果人事成本達到20%??基本上除非毛利率淨利超高,基本上這公司是穩賠的。
TSMC,AUO,INNOLUX,UMC..... 人事成本應該都在10%以下。各類Overhead(含管銷研),Depreciation才是重點。
感覺不久應該就會傳出過勞或是超時被罰的新聞出來
他的面板不會被再打反傾銷稅
光這個就先賺百億
也沒有進口關稅
而且運輸 庫存管理成本可能只省不增
他可沒說在美國就是要做手機

大家不要滿腦子都只有手機
郭董做的東西太多了
租稅優惠,一萬三千個工作機會,未來將會有30億美元的租稅優惠。
聘僱一個人有23萬美元的優惠。
在台灣叫做圖利廠商,官商勾結。
gaoqlxp wrote:
這幾天關於郭董到美...(恕刪)
美國設廠製造自動化
出廠後標上MADE IN USA
這是做還是不做
gaoqlxp wrote:
這幾天關於郭董到美國...(恕刪)


不知道,

在美國,

會不會有深圳龍華廠翻版?

美國人應該是天性樂觀的吧?
搞定海信後

中國美國兩大市場 就靠夏普了

三星就快報喪了

賽武當。戈來 wrote:
租稅優惠,一萬三千個工作機會,未來將會有30億美元的租稅優惠。


租稅優惠15年, 預估大約每年2億; 也要產能產值能出的來, 才能減那麼多稅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