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觀察個股:2344 華邦電


td0036 wrote:
外資賣1天買5天的...(恕刪)


華邦電搶進25奈米 攻利基產品

華邦電計畫投資興建的新12吋晶圓廠確定在高雄路竹科學園區落腳,將使國內半導體廠在南台灣形成新聚落。董事長焦佑鈞表示,廠址敲定後,將隨即展開建廠前期作業,華邦電將以自主研發技術,在新廠以25奈米製程切入,生產利基型DRAM。

華邦電定調位於高雄路竹科學園區的12吋晶圓廠,未來將成為打開目前華邦電產能瓶頸的重要投資計畫,主力產品也鎖定供應各一線手機、網通、家電和各項消費性電子產品大廠的利基型記憶體。

華邦電也是繼南亞科之後,另一家提高資本支出興建新12吋晶圓廠的記憶體廠。華邦電董事會稍早上修今年資本支出至170億元,但後續投資規模將會持續擴大,這也是該公司淡出標準型記憶體後,再次進行記憶體擴充的大舉投資計畫。

焦佑鈞稍早出席玉山科技年會時,針對新12吋晶圓廠投資,他表示,在土地核定後,將對外說明詳細投資計畫,華邦電新廠將會以自主技術切入,等新廠完工後,採用比目前更新的製程技術,預估可推進至25奈米製程。

他強調,華邦電自主研發團隊已展現不錯的實績,目前利基型記憶體已導入自主研發38奈米製程技術,未來新廠完工,再推進至25奈米,將可增進華邦電在利型基型記憶體的競爭力。
要增資10%, 焦師父會如何操作?
ambitiously wrote:
華邦電搶進25奈米...(恕刪)

DRAM 市場吃緊記憶體各廠吃飽,整體後勢仍可期待

https://technews.tw/2017/09/19/the-dram-market-in-future/

記憶體價格從 2016 年第二季翻轉之後,就一路扶搖直上,維持不錯的態勢,DRAM 廠商獲利也跟著看漲。很多人都想問,接下來記憶體族群真能持續強勁走勢嗎?

記憶體價格創新高,相關廠商獲利跟著看俏
今年第二季標準型記憶體跟伺服器記憶體合約價再度上漲逾一成,三星、SK Hynix、美光等三大廠商近一期的營收都創下新高,而總體季增長幅度在 16.9%,與合約價格的趨勢相近。

以記憶體龍頭三星而言,第二季半導體部門純計記憶體營收約 13 兆韓圜(約 110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了 65%,也是所有事業體當中成長最為強勁的,可以說記憶體帶動了三星整體營收。

若單就 DRAM 來看,從記憶體調研 DRAMeXchange 數據觀察,三星單計 DRAM 營收約 76 億美元,季增了 20.7%,SK 海力士 DRAM 營收金額則在 45 億美元,季成長幅度約 11.2%,若以營收佔比來換算的話,DRAM 三星、SK 海力士兩大韓廠就囊括了 73.5% 的市佔。美光第二季營收 36 億美元,季增 20.2%,市佔 21.6%,三大廠加起來市佔就高達 95.1%,基本上觀察三大廠商就能看出整體 DRAM 產業的態勢。



(Source:DRAMeXchange)

從這幾家營業獲利率來看,三星第二季從 47% 上升至 59%、SK 海力士由 47% 上升至 54%、美光從 32.5% 變成 44.3%,營益都有所成長,綜合 IC insight 數據來看,2017 年的 DRAM 位元價格(price per bit) 估計將比上年的高 40%,為該機構有數據以來最大的年度成長。價格持續上漲、製程微縮對於三大記憶體廠獲利表現實有一定的助益。

三大廠商技術之爭與產能分析
從調研最新預測,預估 2018 年 DRAM 產業的供給年成長率為 19.6%,維持在近年來的低點,然而從需求端來看,智慧型手機記憶體容量持續升級,以及伺服器 / 資料中心的強勁需求,預估 2018 年整體 DRAM 需求端年成長預計將達 20.6%,吃緊態勢將延續。接下來這幾大記憶體廠商能否賺得缽滿盆滿,除了視記憶體供需外,各家先進製程轉進進度、良率以及產能利用率也是重點。從筆者蒐集到的資訊來看:

三星仍是技術力最強的公司,目前主力製程為 18 奈米其良率早已超過 85%,預計今年在三星內部佔比將接近五成,明年往七成的比重邁進。從三星以往一個製程進入成熟階段後,會在一年內將其比重拉到八成的往例來看,三星在 18 奈米製程刻意放慢腳步,除了競爭對手跟三星相比依舊有段差距外,藉此減緩資本支出,也是維持獲利的一種手段。三星每月平均投片量約 390K,目前產能增加的空間已相當有限,僅有 Line17 以及部分 Line15 空間可以增加產能,最多多出約 50~70K 的空間供 DRAM 生產之用。在新廠計畫方面,三星屬意於平澤興建第二座 12 吋廠,此工廠將會以 DRAM 為主力產品,不過廠房興建及量產時程仍在研擬階段。



(Source:各家調研機構整理)

SK 海力士目前的製程以 21 奈米製程為主,預計今年年底佔比約七成,其餘都是 25 奈米製程,今年受限於工廠空間不足的關係,21 奈米製程已無再提升比重的計畫,今年年底 SK 海力士將首度邁進 20 奈米製程以下的領域,18 奈米製程將進入量產階段,也預計 2018 年將會用 18 奈米製程擴大產出量與佔比。然而像 M10 廠由於工廠較舊,轉進 18 奈米製程將產生較大的晶圓損失(Wafer Lost),也因此部分產能已經轉去代工領域會比較符合經濟效益,整體而言,最多 M14 廠還有 20K DRAM 產能可供利用,SK 海力士也決議在無錫興建第二座 12 吋廠,但預計最快開出產能時間將落在 2019 年。

而美光集團,今年致力於17 奈米製程的轉進,但從晶圓的產出顆粒來看,其 17 奈米製程僅等同於三星 20 奈米製程,故技術力來看算是目前三大 DRAM 廠較為落後的公司,根據目前的規畫,台灣美光記憶體(原瑞晶)至今年年底將有 90% 投片都是 17 奈米製程,而台灣美光晶圓科技(原華亞科)在明年也會有 50% 的投片都是 17 奈米製程。在產能上基本上也都已滿載,唯一還有剩餘空間可以利用的只有台灣美光記憶體(原瑞晶)的 A2 廠區,此場區雖然因為 17 奈米製程的轉進,已經有部分機台進駐,但評估仍有 60~70% 的空間可供利用,可提升產能預估約在 30~40K,而美光看來還未有興建新工廠。
明年大廠的擴廠投資看來相對保守,產能擴張甚至技術轉進都將趨緩。DRAM 產業將持續維持強勁態勢。

記憶體族群持續走向多頭?
由於記憶體業者產能開出有限,加上新發表的 iPhone 8/X、Android 陣營新機,以及強勁的伺服器需求帶動下,全球記憶體市況依舊維持吃緊。今年下半年產業展望樂觀,記憶體報價持續看漲,有助於提升公司獲利率,此利多亦帶動記憶體相關類股股價表現普遍維持強勢的格局。

在獲利持續攀升的預期下,三大記憶體廠三星、SK 海力士、美光帶頭領漲,近一個月股價都有 10~15% 不等的漲幅,並可望維持強勢。台灣 DRAM 類股方面,則以南亞科表現最為突出,業內 20 奈米製程進展順利,營收逐步走高、毛利向上,業外出售美光持股,認列大量投資收益,業內外表現皆亮眼下,全年有機會賺超過一個股本,股價上週強勢表態,上漲近兩成,多頭格局未變。

旺宏、華邦電則在 NOR Flash 仍供不應求、報價持續上揚的預期下,依然為市場關注焦點。記憶體模組廠如威剛、創見、宇瞻等,雖將持續受惠記憶體報價上漲,但因漲幅較上半年明顯收斂,獲利率將縮減,股價走勢相對原廠亦較為疲弱。

至於 NAND 控制 IC 大廠群聯面臨貨源不足的窘境,8 月營收走跌,加上投資人對 2018 年 NAND 市況有所疑慮(3D NAND 開出擴大供給,導致 NAND 報價反轉向下),短期有獲利了結的賣壓。綜觀之,目前仍以 DRAM 原廠後勢較為看好,相關個股可持續追蹤。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大戶籌碼


ambitiously wrote:
華邦電搶進25奈米...(恕刪)


star network邀請碼:juichi.su pi邀请码: td00360 bee邀请码 td
td0036 wrote:
大戶籌碼...(恕刪)


Q3財報出爐/華邦電單季獲利 創近17年新高

前三季賺贏去年整年
記憶體廠華邦電(2344)第3季財報成績亮眼,單季獲利站上近17年新高,每股純益為0.58元,累計前三季獲利為37.61億元,每股純益為1.05元,已超越去年全年的表現。

華邦電9月營收站上近17年新高,第3季不只業績增長,而且單季毛利率令外界驚艷,達36.88%,比第2季大增超過4個百分點,帶動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達20.84億元,季增幅度高達110.5%,累計前三季合併營收為343.86億元,年增9.8%,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37.61億元,年增達八成。

華邦電正進行增資,預計籌資88億元,將用以擴產,每股增資價格訂為22元,由於與市價有不小差距,導致該公司近日股價下修。

增資積極擴產
華邦電在今年底月產能達4.8萬片後,預計明年月產能進一步擴為5.2萬至5.3萬片,後年台中廠可擴產空間即已滿,月產能達5.6萬片左右,因此後續規劃在南科高雄園區蓋新廠,預計2020年可落成。



記憶體族群真的可以投資。當然華新麗華旗下的廠商都很適合。
大戶籌碼


ambitiously wrote:
華邦電搶進25奈米...(恕刪)
star network邀請碼:juichi.su pi邀请码: td00360 bee邀请码 td

td0036 wrote:
大戶籌碼...(恕刪)


記憶體產值減少,台灣 2017 年半導體產值首度落後南韓

https://finance.technews.tw/2017/11/07/semiconductor-memory/
在記憶體價格供不應求,價錢居高不下的情況下,也進一步影響了台灣半導體產值在全世界的排名。根據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 (IEK) 的研究指出,全球半導體市場在記憶體成長達到六成幅度的帶動下,首度超過 4 千億美元,較 2016 年成長近 2 成。這使得目前在記憶體市場擁有絕對優勢的南韓,2017 年的半導體產值超越台灣,排名居次,僅次於美國。
工研院 IEK 在 7 日上午舉辦 「眺望 2018 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 中,半導體產業研究經理彭茂榮表示,2017 年全球經濟成長持穏,加上記憶體價格大漲,帶動全球半導體產值逼近 5 千億美元大關,成長幅度將近 2 成。如果扣除記憶體項目,約成長幅度約為 9%,可以看出 2017 年記憶體對整體半導體市場的產值貢獻度有多大。

不過,可惜的是,記憶體產值成長的貢獻,台灣受益微薄。因為,受惠於記憶體價格的高漲,加上南韓以三星、SK 海力士的兩大記憶體供應商為主的高市佔率加持情況下,2017 年南韓半導體產值將超越台灣。而台灣則是因為主要記憶體廠華亞科被美光併購,影響記憶體產值減少,使得 2017 年整體半導體產值成長幅度減少,首度落後於南韓,退居全球第 3 大,比重也由 2016 年的 18.1%,減少到 2017 年的 16.3%。

彭茂榮進一步表示,台灣因華亞科被美光併購、加上整體 IC 設計產業的衰退、以及晶圓代工沒有達到預期,僅微幅成長,這些因素都是影響整體半導體產業產值的主因。若以美元計價,2017 年台灣的半導體產值為 805 億元,落後南韓的 868 億元,而美國則依舊以 2,164 億元的金額居全球半導體產值龍頭。

(首圖來源:三星)

j757398 wrote:
技術面:1. 前波...(恕刪)


https://technews.tw/2017/11/15/korea-earthquake-2/

南韓發生史上規模第二大地震,對當前面板與記憶體生產沒有影響



根據《韓聯社》報導,南韓氣象廳在 15 日下午發布消息指出,15 日下午 14 點 29 分,在南韓慶尚北道浦項市以北 9 公里處,發生芮氏規模 5.4 的地震。包含震央所在的慶尚北道,還有首爾市、京畿道、江原道、全羅道等多處地方都能感受到地震的威力。而目前,半導體大廠三星、SK 海力士因為距離震央較遠,沒有任何停機檢查。面板大廠 LG 因部分廠區鄰近震央,有停機檢查,但也陸續復工中,整體地震對科技產業供應鏈的影響,目前還在評估。
根據《韓聯社》引述南韓氣象廳消息,本次地震是繼 2016 年 9 月 12 日,在慶北慶州市發生的芮氏規模 5.8 地震後,南韓發生的第二大地震。南韓氣象廳表示,本次地震震央位於北緯 36.10 度、東經 129.37 度,震源深度達 39公里。除了 14 點 29 分主震之外,隨後下午 14 時 49 分、15 時 0 分 54 秒以及 15 時 9 分,與分別在震央附近地區也發生芮氏規模 3.6、2.9 及 3.6 的餘震。



(source:TrendForce)

根據南韓氣象廳標示震央位置,是位於東南風地區,包括龜尾、大邱等工業重鎮也感受到地震的威力。根據市場人士消息,因 LG 的 6 代廠位於龜尾,地震過後已停機檢查,目前確認沒有任何損害情況,積極復工中。LG 及三星其他面板產線,因距離震央較遠,目前沒有傳出任何損傷消息。

除了面板之外,由於南韓也是全球記憶體 DRAM 及 NAND Flash 的生產重鎮,地震造成的損害,將牽動全球供應鏈的變化。根據 TrendForce 記憶體儲存研究(DRAMeXchange)指出,第一時間調查記憶體各廠受損及運作狀況,三星與 SK 海力士的工廠都距離震央至少 300 公里,目前正常運作,不需停機檢查。市場人士表示,地震對產能沒有造成影響,因此預估市場價格的衝擊也將微乎其微。

(首圖來源:南韓氣象廳)



繼續等待28以下低接?有機會嗎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