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柏欽 wrote:2475華映強漲數日,今天看起來會漲停板坐收,1.82元算起來不算貴(如果沒倒閉的話)。面板股本益比偏低,華映的本業有賺錢,也積極轉型打入車用市場,也期待有富爸爸的眷顧,各位認為華映有可能登上下半年妖股的寶座嗎???(華映是全額交割股,請注意自身財務風險,謹慎理財,盈虧自負) 華映2角的時候,你不上車,現在漲了快10倍才在叫人家抬轎。
鄭柏欽 wrote:2475華映強漲數...(恕刪) IMID 2017三星強打QD LCD、VR及3D顯示器 於透明顯示器事業布局轉趨保守原文網址: Research - IMID 2017三星強打QD LCD、VR及3D顯示器 於透明顯示器事業布局轉趨保守http://www.digitimes.com.tw/tech/rpt/rpt_show.asp?cnlid=3&v=20171018-227&n=1&wpidx=8#ixzz4wtyLeY5xDIGITIMES Research觀察,三星顯示器(Samsung Display)於南韓釜山舉辦的IMID 2017上展現對量子點(QD) LCD、3D顯示器、VR顯示器的積極行銷與布局,從IMID專題演講、研討會到展場,均可看到此三種產品身影,透露三星在今後顯示技術重心的方向。過去三星顯示器在IMID展曾大為吸睛的透明顯示器,IMID 2017已不復見,而對手樂金顯示器(LG Display)卻在IMID 2017上大方介紹77吋UHD解析度OLED透明顯示器技術,三星集團(Samsung Group)與競爭對手樂金集團(LG Group)投入透明顯示技術時間點相近,目前看來結果大不相同。兩公司雖在透明顯示器布局上均選擇OLED技術,但採用技術方向並不一致,使得彼此透明顯示器在成本、透光率等不同面向上有所差異,這也影響兩大廠在透明顯示器商用化布局採取不同策略。從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及三星顯示器在IMID 2017所展示顯示器產品動向,可看出三星顯示器在QD LCD布局上也存在與發展透明顯示器時類似的叫好不叫座困境,後續發展值得關注。三星顯示器QLED顯示技術改善要點原文網址: Research - IMID 2017三星強打QD LCD、VR及3D顯示器 於透明顯示器事業布局轉趨保守 http://www.digitimes.com.tw/tech/rpt/rpt_show.asp?cnlid=3&v=20171018-227&n=1&wpidx=8#ixzz4wtyeeWZN感覺華映,華佳彩可以走量子點LCD的路線。
uling01 wrote:第四季營收應該是可...(恕刪) 研調:AMOLED 面板成本可能低於 LCDhttps://technews.tw/2017/11/09/amoled-lcd-cost/研調機構 IHS 指出,考慮產線建置成本,主動有機發光二極體(AMOLED)面板製造成本高於液晶顯示面板(LCD),但 AMOLED 的材料成本卻可能低於液晶面板。IHS 解釋,LCD 面板需要背光模組,但 AMOLED 不需背光模組,零組件材料成本上自然少了一部分。不過,隨著 AMOLED 面板製造成本大幅下降,LCD 製造商試圖採用較便宜的傳統非晶矽面板,減少採用品質較佳,價格也較高的低溫多晶矽面板(LTPS),以保持成本競爭力。IHS 最新成本分析報告顯示,對於 5.5 吋高解析度全高清智慧手機顯示螢幕,AMOLED 和 LCD 面板之間大約存在 30% 的成本差距。IHS 說,大多數 AMOLED 面板目前都是由 5.5 代線工廠製造,而低溫多晶矽液晶面板(LTPS LCD)是在 6 代線工廠製造,如果 AMOLED 是在 6 代線工廠製造,成本下降的幅度將會更大。(作者:潘智義;首圖來源:Flickr/Brian Bilek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