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本來就是一種信用交易...長期來看保持微微的通膨應該是正面的某種程度上代表經濟成長(所以要擴大信用交易)至於你說的一直印鈔票怎樣算多怎樣算少...好像很難定論本國貨幣貶值有利出口出口多自然也可拉抬GDP...
不斷的QE以及持續的低利率就是把窮人的錢送給有錢人窮人通常只能存錢你低利率又QE來製造通膨最後就是源源不絕的錢往有錢人跑然後QE與低利率製造一個超級泡沫等泡沫破滅倒霉的也會是窮人雖然FED與各國央行表示低利率與QE是為了救金融海嘯後的經濟但實際上這些製造出來的錢都是跑進房地產、股市等進入實體經濟的卻很少變成QE與低利率感覺就像是一場超級大騙局但每個主要大國與先進國家都是這樣搞
台灣是被動式外債而形成內債,熱錢流入的同時就得增發本國貨幣,間接也等於印鈔。雖然沒有實質的外債,但產生的通膨是一樣的。因為外資沒有投入實體經濟,但又享受稅制的優惠。外資賺了投機的錢,未來還要再流出。大企業的所得,被外資股東分配,而小企業也需力抗升值與通膨,所以實質薪資也難以追過通膨而成長。
古云,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自從有政府以來。從來都是,以後也是。政府印鈔票合法,人民印鈔票槍斃。電子時代,現在印鈔票,是央行電腦主機,資產負債表,資產位數後面加一個0。概念就是這樣簡單輕鬆。其他繁瑣程序,你根本不需懂。國家偷走我的錢,是一本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