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2010到現在,台灣多印的70%鈔票去哪裡了?

recnas wrote:
文中提到"只有能先取得的人才能獲利",這句話有問題
鈔票先拿後拿一樣價值,和獲利有什麼關係,1000元新鈔會有1001元的價值嗎?


差在時間價值

先取得的人可以存本取利或投資取利

假如你中1億頭獎

早一年拿和晚一年拿

你要選何者?

用另一個通膨概念來看

現在用1000元買10包

明年1000元可能只買得到9包

早買少花錢晚買多花錢

這也是貨幣的另一種時間價值

tblakecn wrote:
看中央銀行的統計數據,2010到現在台幣通貨量多了大約70%。(每年大約6~7%複利計算)


你說的是央行的每日通貨發行數吧
http://www.cbc.gov.tw/ct.asp?xItem=60461&ctNode=410&mp=1
2017/6/3 1.97兆, 2010/1/4 1.13兆
http://www.cbc.gov.tw/ct.asp?xItem=35909&ctNode=1082&mp=1

頭尾相除算起來大約是增加70%
這個其實是黃金準備+外匯準備,外匯存底一直增加就相當於是通貨發行量一直增加。


最近讀一篇文章,作者提到“新印出的鈔票不斷流入市場,但我們絕大部分人感覺不到,因為新鈔不是按比例均分給大家,只有能先取得的人才能獲利,當新發行的貨幣一再周轉,最後到我們小老百姓手中時,物價已經被拉抬上漲,所以我們才會感覺什麼都漲只有薪水不漲。”
<= 查了一下,這幾句就是賣白銀那老兄寫的嘛。事情並不是這樣的.....

現代的錢並不是透過印刷機印出真正的鈔票,而是各單位帳本上變動的數字
央行買美元,帳上就是得付出台幣,借方美元資產,貸方台幣資產。你可以想成央行發行台幣債換成美元收到金庫。
這各交易會成立是因為有另一個交易對手要用美元買台幣,所以事實是有境外的資金要匯進來才是台幣增發的動力。

如果照你說的優先順序,第一手是匯進台灣的外資
這外資匯進來可能是貿易結算款,可能是要投資
所以錢就到了出口商或是賣資產給外資的人手上(股東或地產主)
出口商再把錢付給員工或上游的廠商,賣股票的人出去花掉或是付給券商,房東付給仲介或清潔公司
就這樣一層一層慢慢擴散到社會其他地方

錢停留的地方其實反映社會組成分子的偏好,大家愛房地產,它就停在房地產,愛股票它就留在股市
薪水不漲是因為勞工沒人愛,或說社會大眾普遍就不認為人工值錢(看看到處的奧客事件)
台灣股價指數已經靜靜的
從 2010年 7500 點漲到現在的 10200了,
漲了 36%,

每年領股利 3%,領了6年,也領了18%
36%加18%是54%,
也是說,這六年,有錢人的股票已經賺 54%了,而且是跨藍綠的

當多數的民眾很無感時,
有股票的有錢人是很有感
人生就該好好的玩 !

劍神路亞 wrote:
差在時間價值先取得...(恕刪)



您講的東西,我了解

貨幣/投資有時間價值,但通貨有嗎?

樓主文章提的是通貨(鈔票),通貨並不會增值
把通貨換成存款、股票、債券,才會有報酬
把通貨換成後者,就脫離通貨了

也許作者或是樓主把"通貨"與"貨幣"搞混,當成同一件事了
如果是作者搞混,這篇文章就不用看了
recnas wrote:
貨幣/投資有時間價值,但通貨有嗎?
樓主文章提的是通貨(鈔票),通貨並不會增值
把通貨換成存款、股票、債券,才會有報酬
把通貨換成後者,就脫離通貨了
也許作者或是樓主把"通貨"與"貨幣"搞混,當成同一件事了
如果是作者搞混,這篇文章就不用看了


<新印出的鈔票不斷流入市場,但我們絕大部分人感覺不到,因為新鈔不是按比例均分給大家,只有能先取得的人才能獲利,當新發行的貨幣一再周轉,最後到我們小老百姓手中時,物價已經被拉抬上漲,所以我們才會感覺什麼都漲只有薪水不漲>

作者和樓主指的是一再周轉這個動作

也就是先取得的人會將通貨轉換成存款、股票、債券、不動產

利用時間的優勢作出增值的效果

都已經這麼有能力和本事先取得通貨

不會傻得放在家裡被蟑螂老鼠咬吧

---------------------------------------------

看文章不要斷章取義

例如只看上句---只有能先取得的人才能獲利

而不去看下句---當新發行的貨幣一再周轉

這樣容易誤解作者原意
暗渡陳倉 wrote:
請問MOD要去那裡...(恕刪)

包月->電影199->紀錄片
沒有訂包月的話,電視頻道的128台cnex紀錄頻道偶爾會重播
單點付費的地方搞不好也有
說白了不一定有印出來

就是存在銀行的一個數

10年不是就增加了好多兆

就算全台灣大家都不工作也可以吃上好多年

假設, 就假設...
有一個台灣人, 帶著 10 萬台幣去拉斯維加斯豪賭, 把把大贏, 賭了三個月, 最
後淨賺了 200 億美元, 弄到台灣, 一路被抽稅什麼的, 最後實際帶進台灣是
100 億美元...

(1) 如果他抱著美元鈔票或一張美國的 100 億美元支票, 就放在家中枕頭下,
對台灣金融是什麼結果?

(2) 如果這筆錢他存入台灣的銀行, 這對台灣央行的資產負債表是什麼結果?

(3) 承2, 如果這個人把錢存入銀行後, 以台幣鈔券的形式領出 100 億元, 四
處用力花錢, 請問台灣的通貨發行額有沒有上升? 這算不算印鈔?

(4) 全體台灣人都應該分到這筆價值 100 億美元的錢嗎?

(5) 我們可以跟這位老兄借錢來用嗎?
dancingra wrote:
(1) 如果他抱著美元鈔票或一張美國的 100 億美元支票, 就放在家中枕頭下,
對台灣金融是什麼結果?


沒有任何影響

就像某人到中國一個古墓找到市值100 億美元的和氏璧

帶到台灣放到床底下一樣

dancingra wrote:
(2) 如果這筆錢他存入台灣的銀行, 這對台灣央行的資產負債表是什麼結果?


台灣央行多了一筆100 億美元的外匯存底

dancingra wrote:
(3) 承2, 如果這個人把錢存入銀行後, 以台幣鈔券的形式領出 100 億元, 四
處用力花錢, 請問台灣的通貨發行額有沒有上升? 這算不算印鈔?


沒有上升也不算印鈔

只是美元換成台幣而已(等值交換)

dancingra wrote:
(4) 全體台灣人都應該分到這筆價值 100 億美元的錢嗎?


不行

這是他個人贏的錢

就像台積電賺的美元不會分給我

只是暫由台灣央行外匯存底所保管

dancingra wrote:
(5) 我們可以跟這位老兄借錢來用嗎?


看他願不願意借
劍神路亞 wrote:
看他願不願意借

謝謝你的回答...
不過我是這麼想: 他存入銀行後, 基本上在存款準備額以外的一部分是
可以借出來的, 大概也由不得他借不借了...

不過如果這位老兄發神經, 他要提出來的 100 億台幣的錢都是以鈔券形式,
然後四處砸現鈔亂買東西, 這真的沒造成通貨發行額上升嗎?

如果, 他只是到處簽支票或刷卡去買東西, 並沒有實質鈔券的流通, 這算不
算通貨發行額上升呢?

不管是不是鈔券的形式, 總之, 貨幣已然流入市場上了, 形成大大小小各種
交易, 是吧?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