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為何台灣發生工安意外的公司都會飆漲?

今天晚上換帝寶失火了!
下禮拜一來看看失火換漲停會不會變定律!
工廠失火了
股票也火了
漲停紅通通

網友認為中壢有都更題材
鹿港有嗎?

caven0514 wrote:
通常火險都是保多少賠多少,也許你會說保險公司不是傻子,
沒錯,保險公司早就將保單轉國外的保險公司了,


我不太懂..
那國外的保險公司都不懂這「套路」嗎? 只會呆呆地賠?
而且火場鑑識沒辦法找到縱火的證據?

人生海海啊 wrote:
我不太懂..
那國外的保險公司都不懂這「套路」嗎? 只會呆呆地賠?
而且火場鑑識沒辦法找到縱火的證據?


就我知道的

可以從濃煙的顏色判斷燒的材料種類

還有判斷出起火點

再來就是調出附近的監視器 排除是否為人為縱火

還有就是目擊證詞 確定起火的大約時間

這些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製造公共危險或危害的事,浪費社會資源,污染當地環境,這些經營者心態可議!應該要抵制.....

小股東最好要小心這些邪門歪道的經營者,為了他們自己,什麼事都做得出來........



帝寶
泰豐
晶電
.
.
.
.
.
............



kuaners wrote:
為何台灣發生工安意...(恕刪)



希望大家拒買這家公司產品



真是可惡透頂
分享新聞
每年都有幾百件火災詐騙保險案

火災保險 詐騙保險金動輒獲利十數億

89年11月某星期日凌晨2點多,位於台北縣郊區的一家成衣加工廠發生大火,廠內存貨付諸一炬。工廠負責人已於同年7月向A保險公司投保商業火災保險保額5千萬元,遂出具廠房設備及存貨等損失清單,共要求A保險公司給付4千萬元。

然而,鑑識人員現場查勘時發現,在疑似起火點處燃燒的剩餘物明顯散發濃厚的汽油味,並且現場積水有油光;從該工廠各樓層的電線觀察,雖有因電線短路造成的熔痕,但是電線沒有明顯的積污以及與易燃物的接觸點,因此應排除電線走火的可能性;另外,該工廠並未有遭人破壞入侵的跡象,顯然是直接進入廠內潑灑汽油引火燃燒。

最後檢警雙方調查終結,原來是該工廠負責人早已計畫先租下廠房並買入大量廉價成衣,利用投保高額的火災保險後再教唆他人進入廠房縱火,藉以詐領保險金……。

透過承租偏遠地區的建築物並且購入大批廉價存貨或營業設備,偽裝成營運場所後,投保高額的商業火險再縱火詐騙保險金,是產險縱火詐騙案的典型手法。而這樣的案例不僅在國內時有所聞,即使是在火險制度的起源地--歐洲,保險公司也無法全然避免詐騙案的發生。以英國為例,涉及保險縱火詐騙的金額,估計每年平均高達約70億元新台幣。

以小搏大 縱火詐騙保險金集團化

截至目前為止,台灣尚未正式統計縱火詐騙保險金的件數或金額多寡,如果從過去10年的縱火件數來看,89年大幅攀升到1,004件,91年則達到最高峰為1,122件,不過到了92年已向下遞減為752件,去年又迅速銳減為559件,然而根據產險業者的說法,事實上詐騙保險金的案件並沒有隨著縱火案件數下降而減少。此外,人為縱火佔整體火災發生件數的比率及排名仍呈現遞增的趨勢。原因在於藉由縱火詐騙保險金若得逞,少則獲利數百萬元,甚至是訛騙上億金額到手的也有前例。

正因為「高獲利」的誘因使然,使得部分經營不善的業主寧願鋌而走險,佈下營業場所失火的騙局向保險公司詐領保險金。除了這類屬於「偶發型」的縱火詐騙案發生,產險業者亦表示,近年來透過縝密計畫、分工精細的「集團型」案件更有增加的趨勢,92年底破獲的彭煥明集團就是一例。

該集團涉案成員約有20多名,有的扮演業主、有的負責與房東或保險公司接洽協調、也有的是擔任縱火者的角色,利用低價承租廢棄或經營不善的廠房、餐廳、婚紗店及酒店等,再購買老舊設備開業並出具高價的進貨單據向多家保險公司投保鉅額火災保險,數個月後便縱火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保險公司若延遲理賠,則以撒冥紙、丟雞蛋、噴漆等方式向保險公司施壓,而詐騙得逞的保險金額已高達1億5千多萬元。

威脅恫嚇 和解成為最後的手段

一般來說,當產險業者接獲被保險人的出險通知後,為確定賠償責任,除了到現場查勘清點損失、會同公證公司賠償理算,如有必要還會聘請國外火災事故科學鑑定公司進行事故發生原因的鑑定。如果火災發生是因為縱火,產險公司便將進一步釐清是否為被保險人的故意行為所致。

除了藉由特別的徵兆留意是否有詐騙的可能性之外,產險業者進一步說明,近年來犯案者甚至在製造事故後,不僅不願配合查勘或提供相關資料,更直接進入保險公司揚言威脅或以跟蹤承辦人員或其主管等方式恫嚇業者索賠。遇到類似的情況,產險業者無奈地說,除了向警方備案外,談和解,往往是最後的解決方式。

起訴不易 犯案者行徑日益猖獗

「縱使有充分理由相信是縱火詐騙案,但是在檢方不起訴無法定罪的情況下,除了盡量跟對方談,根本無計可施,尤其是當黑道或有力人士介入斡旋,更增加處理的困難度。」產險公司的法務人員如此說。

針對檢方不起訴的部分產險業者也舉例解釋,事故現場經灌水撲滅火勢後多遭破壞查證不易,倘若火災發生又沒有造成他人傷亡或者被保險人向警方陳報只有小損失,警方在業績壓力下以積分高、容易破獲者優先偵辦,這類案件便鮮少被主動偵辦並移送地檢署;而警方也不諱言地表示,火警現場蒐證困難,即使移送地檢署,也常因罪證不足難被起訴,除非是牽涉死傷的重大案件,否則主動調查的機會較低。正因如此,在縱火詐騙保險金的犯案手法愈趨專業化之下,使得產險公司處理類似案件必須面臨更大的挑戰。

至於透過黑道或有力人士介入斡旋,也是產險業者處理縱火詐騙案的困難所在。過去只要案件不起訴,預謀詐騙者在索賠時若透過結合地方勢力甚至民意代表出面向保險公司施壓,產險業者為了避免徒增事端,或深怕案情遭惡意渲染後被社會大眾貼上只保不賠的標籤有損企業形象,最後的結果通常是連談判空間都沒有,就得全數認賠。

謹慎核保 過濾詐騙案的第一關

面對犯案者的行徑日益猖獗,談防堵,最重要的還是在第一道防守的關卡--核保。當企業主向保險公司投保火險,保險公司是否承保的查核重點主要是營業處所的建築等級以及營業性質,藉此判別危險發生的可能性並核定保費。至於營業場所的存貨或營業設備等動產的價值時有變動,多半是以約定價值的方式加以承保,而用約定價值承保的動產正是犯案者最容易虛增價值之處。

雖然核保的重點是以營業處所的可保性為主,不過目前產險核保人員也會將是否具備詐騙特徵納入查核的重點項目之一。如果核保人員能落實查核且提高警覺過濾、剔除有疑慮的案件,便能減少事後必須面臨與犯案者周旋的難題。

主動偵辦 防堵詐騙案功效大

除了加強核保,產險業者衷心期盼的是警方與檢調單位能更重視縱火詐欺的犯罪案件,透過主動偵辦,掌握事故發生的第一時間採證、調查,是有效協助產險業者防堵詐騙案最直接的方法。其中,產險業者與檢警消三方如何配合,便成為是否能搶得機先成功打擊犯罪的關鍵。

對此,保險犯罪防制中心已計畫未來將結合業者、消防署、警政署以及高檢署等單位並建立疑似詐騙案件的通報平台,一旦保險公司受理可疑案件的理賠申請,就能透過保險犯罪防制中心協助接洽與提供相關資料給各單位以利偵辦。

雖然藉由這樣的方式共同防堵縱火詐騙案發生,不僅能降低詐領保險金得逞的機會,及時主動出擊讓犯案者無所遁形,對社會而言也能達到遏止民眾以身試法的警惕作用,但是產險業者期盼與檢警消單位結合的通報平台何時才能開始運作?卻尚無具體時間表。急於有效防堵縱火詐騙保險案的業者,恐怕還得等上好一段時間呢!

http://www.rmim.com.tw/news-detail-6744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