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viper wrote:
所有的事情從年初和...(恕刪)
樓主的Case
最大爭議應該是理專每次回報都是有賺錢,為何最後自己結算卻是半年大賠25%?
賠在哪裡?要先弄清楚。
聽起來,樓主有可能遇到為了賺取手續費,頻繁「叫業績」的黑心理專
以共同基金手續費平均1.5%(海外基金可能更高)來講
叫客戶不停轉換商品,買賣個10幾趟,手續費就差不多25%了
所以我懷疑,這25%,大半應該都是銀行賺走的手續費。
但黑心理專是對客戶而言
這種理專,可是銀行高層眼中的優秀員工
所以有這種糾紛,跟銀行客服或高層反應,沒用
跟銀行公會「諮詢及消費者服務中心」,可能比較有用
不滿意,再跟金管會銀行局申訴
因為沒有重大瑕疵,想要銀行認錯吐出錢來,很難。
但可以看看銀行有沒有違反什麼規定
讓他們違規記點、出出氣,可能有機會。
當然,找媒體記者幫腔,也是個不錯的方法
歡迎光臨我的網站
行動最愛網 http://i-favorites.net
我親戚有人跟樓主一樣
在花旗的板橋分行
他在這家分行往來很久
但理專一直換換換換
沒一個超過三年
有良心的人通常在這種生態待不久
能待很久的 不是把這種當良心事業
我親戚後來需要再買房
也被花旗推薦抵利型房貸
將房貸資金拿出來投資運用
恩 跟版主一樣虧損不少
重點是親戚其實不是對金融商品非常有研究的人
本身也不是非常有空研究
這個警惕各位
拿錢給人賭
從來沒有好結局
但他後來跟版主一樣
當繳學費⋯⋯⋯
跌一次沒關係
很多人都有被理專騙過
花錢認清 銀行 跟投信
在某種程度上是 白牌的詐騙公司罷了
在你投資任何商品前
絕對不會把風險跟你說清楚
風險讓客戶承擔
但在騙第二次
就是自己的責任
基本上投訴無用
但你可以透過很多討論區
讓剛出社會的人跟接觸理專的人
知道這些事
Trf鬧到政府的下場
中小企業銀根被銀行掐住罷了
好人在理專界活不久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