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不是剪卡...有症狀目前花錢是發洩窗口,沒了窗口會更嚴重還有 憂鬱躁鬱沒那簡單,不是網友說怎樣就怎樣,台灣人對憂鬱症了解程度很少有可能單獨發生,也有可能一起發生,人腦很精密重點應該是1.有沒有經過確診為憂鬱症? 輕度重度?2.過度消費確實是初期症狀...重度或發病時根本下不了床,但不能歸類在憂鬱或躁鬱...3.請不要直接抓去住院...當患者還沒認清自己是患者,這不是在幫他...可以尋求專門精神科診所協助或先去看門診,先用藥物控制病情4.如果是噪症的話,會從被他砸爛的東西跟你身上的傷痕很簡單的確認...5.初期請盡快治療...如果還有問題請私訊...還以為我跑錯版
建議妳帶她出去抓寶可夢!新北市一名軟體工程師小君,之前與交往多年的男友論及婚嫁,卻發現男友與女同事曖昧搞劈腿,一時無法接受更出現輕生念頭,所幸家人及時發現,但小君因打擊太大罹患重度憂鬱症,5年多來無法工作,直到寶可夢在台上市,在朋友鼓勵下開始抓寶,如今不僅每晚與朋友出門抓寶,抗憂鬱藥物也減量,讓醫師訝異寶可夢的魅力。長相清秀可愛的小君(32歲),求學期間不乏眾多追求者,畢業後進入科技公司工作,擔任軟體工程師一職,與公司同事交往,兩人在一起3年多交往穩定論及婚嫁,看似人生勝利組,未料男友卻與同事搞曖昧,小君透過友人才得知真相,更親眼看見兩人在約會互動親暱。小君發現真相大受打擊,出現跳樓、上吊等輕生念頭,所幸及時被家人發現,但小君卻從此罹患重度憂鬱重,5年多無法外出工作,就醫至今情況都未起色,都把自己關在家中,足不出戶。本月初小君在朋友鼓勵下接觸寶可夢,小君因第一任男友曾送過皮卡丘玩偶當禮物,讓她覺得抓皮卡丘會感到開心,開始與朋友每晚出門一到兩小時的抓寶,六日則是到郊外走走,除了抓寶話題化,更能敞開心胸聊聊過去的情傷,病情大為改善。「覺得自己狀況越來越好!」小君回診時向醫師表示,現在不僅每天都外出抓寶,狀況也越來越好轉,病況穩定,不僅醫師訝異寶可夢的威力,就連原本服用的鎮靜安眠藥也減少藥量。長期幫小君診治的亞東醫院精神科醫師吳珮全表示,寶可夢目前未有正式研究 或列為憂鬱症輔助治療,但若病患不排斥,在周遭安全的情況下可以試著接觸,部分憂鬱症患者連出門的勇氣都沒有,「患者若能走出戶外,都是很大的進步。」身心診所院長楊聰財表示,寶可夢與一般手遊不同,玩家要走出戶外抓寶,當有適度運動時身體會分泌幫助睡眠、改善情緒與紓解壓力的神經傳導物質,有如憂鬱症使用運動治療,達到一定的運動量就能幫助睡眠,藥物自然也能減量,認同寶可夢可改善憂鬱症症狀;另強調若玩上癮了,恐導致焦躁不安,無法專心等狀況,呼籲民眾要適量,切勿玩物喪志。(突發中心陳威叡/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