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 sugerbaby0621 有道理!!
TO kkebbc "這樣的生活不好嗎?"這樣的生活挺好!!PS你挺樂觀的!!

TO 肩膀好重 "沒競爭力的廠商倒光了,之後經濟就回來啦"沒競爭力的廠商倒光光是怎樣創造經濟(不解)
TO js_corps123 有點深奧,你說的是世界各國普遍的情況還是單指台灣

"因此QE就上場了,為了怕百業倒閉會有連鎖效應,所以央行就開始印鈔票,讓各家銀行願意用更低的利率讓各行業的手子多些銀子,所以慢慢地,許多資本家手上多了許多資金,不曉得該往哪處去,所以炒股炒房就是最好的方法。"
既然是怕各行業倒閉,那應該是對公司舒困,怎會變成低利借款給企業(有這麼好的事)

"人民會發現房價漲得很誇張,所以即便貴也會咬著牙買進,資本家這時就坐收漁翁之利"

"因為資金氾濫,所以跟銀行借錢蓋房的利率低"搞不懂這是在說啥!!
TO Hindu_Kush 似懂非懂!!改日慢慢研究!!

TO brn15423 有道理!!以前吃冰只要30,然後珍奶25,現在冰要50,然後針奶35!!
你說的
"國內物價漲了, 對美元卻貶值了"這是什麼
此外"只有能跟住美元匯率的國家才能搞一些財務手法"這個也不好理解
王小明101 wrote:
"國內物價漲了, 對美元卻貶值了"這是什麼
此外"只有能跟住美元匯率的國家才能搞一些財務手法"這個也不好理解
以巴西為例, 經濟不好, 錢跑到美元, 造成貨幣貶值, 國內通膨嚴重, 即使不斷升息, 還是壓不住通膨和貨幣貶值.
這類國家無法跟著美元匯率, 是無法用QE或降息來維持住經濟的.
但像歐洲或日本即使經濟不好, 央行QE或負利率, 目的都是要達到通膨目標,可是貨幣對美元匯率卻不會像巴西那樣嚴重貶值.
我所謂的財務手法是指央行QE或升息降息這類財政政策.
另外針對台灣部份, 台灣是出超國家, 即使GDP下滑, 外匯還是不斷增加, 對美元沒有貶值的道理.
在對美元不會大幅貶值情況下, 理論上政府要提昇GDP應該很容易, 只要想辦法讓國內貨幣的循環次數增加, 或是政府舉債投資, 就能增加GDP,
中國, 日本, 韓國都有它們的政策, 台灣除了拉物價房價外我真的看不懂政府有什麼政策.
其實這些都不會是造成經濟不景氣的主因。
反而新科技的產生,會是景氣轉升的動力,
就像2008年要不是有手機的話題,應該也會蕭條更久。
"景氣循環"一書就分析一些案例,在下自評 經濟不景氣是人們對未來過度看好。
過度炒作商品,到後期的恐慌賣壓,最後停滯不前。
故2008年其實各國都怕"停滯不前",資金沒有流動或擠兌,都是很大的警訊。
其實經濟學家很多人都針對景氣循環提出自已的看法和預期,有空可以看看。
了解每一次崩盤的原因和解釋,對未來的操作也有幫助。
註解一下:每個人定義不景氣是不一定相同,我定義為像2008年的崩盤。
王小明101 wrote:
好幾年前美國經濟不...(恕刪)
經濟學約分兩派,凱恩斯學派認為經濟不景氣是--與傳統儒家相反--節儉造成的。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Paul Krugman 在其著作 The Return of Depression Economics and the Crisis of 2008中(P16)解釋了 Joan and Richard Sweeney 於 1978年中所提出的問題("Monetary Theory and the Great Capitol Hill Baby-sitting Co-op Crisis.")--保姆在保姆合作社中再也找不到保姆工作的主因乃是大家都爭著做保姆而不願意請保姆。消費(需求)不足進而造成經濟(供給)停滯。
世實危脆、無堅牢者,我今得滅,如除惡病。此是應捨之身,罪惡之物,假名為身,沒在老病生死大海,何有智者,得除滅之,如殺怨賊,而不歡喜。
其變寧唯一紀、二紀,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