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這裡有沒有資工背景在研究機器學習應用於股市分析的大大?

我已經實做過高維資料(不說什麼資料)預測模式。

給你結論:

1. 資料不在量的多少,而在品質。

2. 預測模式結構也是會變動(尤其是高維),一般類神經網路很少提到這點。

阿儒 wrote:
感謝.在Y. Bengio...(恕刪)
有點好奇前輩的高維資料是什麼, 或許在貴領域有不同的情況也說不定.
剛在網路上搜尋了一下,
看大家解決overfitting的方式是什麼,
我確實還沒有看到說減少data會減輕overfitting的.
隨手抓了幾篇
http://docs.aws.amazon.com/machine-learning/latest/dg/model-fit-underfitting-vs-overfitting.html
https://jmetzen.github.io/2015-01-29/ml_advice.html
https://www.quora.com/What-are-ways-to-prevent-over-fitting-your-training-set-data
都指出減少overfitting的一招就是增加training data.
不知道哪邊有說法是說overfitting的處理方式是減少data呢?
(附注: 這邊探討的都是指原來的model架構不變, 而在原來的data下有overfitting. 增加data量並非唯一減輕overfitting的方法)
剛提到的Y. Bengio是個泰斗,
基本上說到machine learning與model training,
全世界比他懂、比他有經驗的人應該也沒幾個了.

回這篇的同時我其實也是正在train相當高維的資料 (一邊調整參數中(嘆)),
我想我train過的model應該也有數百個了, 也橫跨數個應用.
剛把一些最新的論文拿來看,
基本上趨勢就是training data越用越多,
越多data的人通常做的越好,
如Google, Baidu這些搜尋引擎 (可是偏偏不放出來給大家用(誤)).

您的結論我大部分是同意的,
品質絕對比數量重要, 但要train的好通常是缺一不可, 如果這兩個只能選一個, 一定是選品質.
Model架構的調整是常態, 看相關的machine learning競賽大約就知道了, 每年都不一樣, 尤其是在股票這種多變的應用上面.

謝謝.


me5888 wrote:
我已經實做過高維資...(恕刪)
Hotshothachi wrote:
演算法 只能做到70%

是還沒做好,還是卡關
什麼問題呢?





me5888 wrote:
我已經實做過高維資...(恕刪)

別管高雄了 你聽過台北嗎?


祖師爺說過
一個變數都搞不定
兩個變數加在一起就是垃圾、災難,錯上加錯


你還在金融演算法嗎?
這是落後50年的技術

推薦你
金融真神經網路 (非類神經,是真神經)
...
..
.
猴子射飛鏢

若嫌猴子不夠聰明那就
海豚頂球法 (米國軍方愛用)


你別跟我說話,人家說的是研究,你是純來鬧場的,封鎖你了。

stock591 wrote:
是還沒做好,還是卡...(恕刪)
me5888 wrote:
你別跟我說話,人家...(恕刪)


我是認真回覆 (加上一點你不認為的幽默)

請思考我說的
別太執著錨定在你認為對的事

阿儒 wrote:
感謝.在Y. Bengio...(恕刪)


老實說進市場是來賺錢的
不是來作研究的
不然財經或資工(管)的教授應該是最有錢的人

技術佔賺錢的交易系統的比例其實不高
重點在人性並不在技術
尤其是靠技術來預測會死的更慘

期望值是正的系統是不會靠預測運作的
我也挺好奇的,財務工程應該有不少是在做這個的吧,可惜我不會。

有機會應該也會去學學看,希望樓主如果有心得可以不吝分享
整串光是沒看到 RNN 與 LSTM (or GRU) 就知道討論的都是外行人了。

我直接說結論: 不可能。

現在最強大的AI,例如AlphaGo,因為下棋的規則與目標有範圍,所以做得好。
很多圖形、照片、物體識別做得好,因為物體有固定特徵。
語音與翻譯做得好,因為語言有固定特徵。

變動的金融市場,變動的人心,不適合用機器學習或AI。
即使要趨近,也要先想辦法能即時搜集到所有市場資訊。

想要靠過去歷史記錄預測金融指數?
外行人不要再神話或騙錢騙Paper了。

你的用戶 wrote:
想要靠過去歷史記錄預測金融指數?
外行人不要再神話或騙錢騙Paper了。
.(恕刪)



話不能這樣說呦
預測不準是正常
paper可以換成升等 + 現金


不管幾維,資料的品質是什麼意思
就是它們能解釋漲跌的原因
要是能知道哪些是正確哪些是雜訊
明天結算豹子通殺就好了
要model做啥

能好奇的問一下這篇是再討論股市還是學術研究
結論是?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