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補充保費vs.存股族

定存股如果算是股利6%好了
6%的2%是千分之1.2
如果為了規避這千分之1.2進出
光是證交稅就就千分之3了
想想還是算了
賺多繳的多本來就是應該的,
有能力存這麼多代表可支配所得高,
個人非常樂意多繳一些,
希望有一天我的所得稅率可以從20%跳到30%!

目前進行的存股計畫也是分散標的
但是並不是為了規避補充保費
而是分散風險避免踩到地雷
至於2趴的費用
其實如果定存有穩定了的話
那2趴的費用就當作善事囉
k26512 wrote:
2% 請無視吧!恐...(恕刪)


恐怖的是股利 合併入 綜合所得 + 公司抵減 減半 +1

這點非常恐怖啊!

所得稅的級距會被拉高, 原本要退稅的變成要繳稅。

台灣政府缺錢就亂搞,選人上台還不是一樣沒改。

結論: 沒救了! 以後4年輪流換人執政好了!

魯蛋妹妹 wrote:
講到我心坎裡,我就是差一點就會跳級的人。去年還沒有很認真存股才領1萬多,明年開始很容易就跳級了。


跟我一開始感覺一樣。買了50萬的股票,要被健保扣到400元感到很嘔。

但我的股票從50萬虧到30萬,對那400元也漸漸無感了。
可以去買美國股票

就不會被扣 0.2% 補充保費

但我們買美國股票,股息要被美國政府扣30%稅

每一分股息都要被扣 30 %

是 30 % ( 三成 ),不是 2% , 也不是 0.2%

台灣股息收入的扣稅+補充保費

已經很便宜了

若真有錢,應該不會去計較那些小錢的...
偏偏我就是沒錢的那個...
我也是,哈哈
莫小華 wrote:
若真有錢,應該不會去...(恕刪)
借這板主題請教各位前輩

請問:公司抵減 減半...這什麼意思? 如何計算?


k26512 wrote:
2% 請無視吧!

恐怖的是 計入 綜合所得 + 公司抵減 減半

本來 應該 退稅 30000 變成 繳 72元..............(恕刪)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