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mhs wrote:如果股利的創造屬於正和, 而股價的交易屬於零和,為什麼分配股利後要折股價呢? 又繞回這問題了...兩隻母雞, 一隻肚裏有蛋, 一隻肚裏沒蛋, 買時是含著肚裏蛋買, 或是不含著肚裏蛋買, 價格會呈現出來... 擁有雞的人也會擁有蛋...無蛋雞: 100 元有蛋雞: 105 元 (保證 1 週後下蛋)想買哪隻是看人, 但買無蛋雞的人, 放個半年, 說不定就成了有蛋雞, 甚至是雙蛋雞, 但也可能仍是無蛋雞... 而買了有蛋雞的人, 那隻雞可能從此也不再生蛋...大概就這樣...
現實生活是變和遊戲(非零和遊戲)零和遊戲是所有參與方的利益之和為零或一個常數即一方有所得其他方必有所失(你死我活)在零和遊戲中的各方是不合作變和遊戲(非零和遊戲)在某些戰略的選取可以使各方利益之和變大同時又能使各參與方的利益得到增加就可能出現參與方相互合作的局面(例如國際間的經濟交流與合作)自己的所得並不與他人的所失的大小相等連自己的幸福也未必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此乃變和遊戲(非零和遊戲)
劍神路亞 wrote:現實生活是變和遊戲...(恕刪) 變和遊戲?那美日等先進國家,幹不把自己技術都教給其它國家,讓大家一起賺錢?你以為泰國只想出口白米,不想出口高科技?事實上沒有廣大的落後國家,成就不了先進國家。
tom7629 wrote:現實生活中不也是零和...(恕刪) 個人不太懂經濟學對股票理論也沒研究只是關心許多新聞事件議題例如:委內瑞拉一個漢堡飆漲至台幣好幾千塊例如:玉荷包荔枝減產 1公斤要台幣400元有需求 就有供給人口增長 需求就多農產品大豐收 價格就會低廉稀有物品 自然價格就會上漲一個物品的價值(價格)多寡就看是否容易取得 以及普及性要吃飯 要買生活物品 要有錢(法定貨幣)有了錢 才能活下去才能去買許多生活物品(食物/衣服/日用品/車子/房子等等)沒有錢(或是每個月所賺不多)日子就會很難過就是貧窮的生活(失業 打零工 臨時工 派遣工 社會補助金等等)所以 一個國家要維持下去要有一定的自然資源要有一定的人口(勞動力)要有一定的生產當然 也要有良善的法令制度及社會秩序去維持天然物產豐富 可以養活許多人 可以出口賺外匯天然物產稀少 那就要跟其他國家購買人口太多 亦即消耗資源的量也增加 一年的開銷是很大的人口太少 則缺少勞動力 必須輸入外籍勞工 提供服務及基層工作國家動盪不安 戰爭頻繁 天災不斷---那生產力就會降低正因為每個國家的地理環境 物產資源 人口數 就業市場都不相同所以才會有許多國際組織及條約 協定去盡量維持國際社會經濟與貿易的運作例如WTO 環保公約(減碳排放量)等等
嚴格來說,股市並非是一個零和遊戲,依據零和的定義乃是遊戲的參與者分成敵對的兩方,而一方失敗者的損失正好是另一方勝利者的獲利,所以損失+獲利的總和為零,因此稱為零和遊戲,但是台股的參與者(做多與放空的敵對兩方)在進場參與,買進的時候已經必須先繳交手續費了,賣出的時候(不管盈虧)又必須繳交手續費與稅金,所以假如單純以市場上作多者與放空者的敵對雙方來看,根本就不是零和遊戲,因為有部分資金是被券商收取的手續費與政府收取的稅金給吃掉了。
tom7629 wrote:現實生活中不也是零...(恕刪) 不對啊你掃地、搬磚、當水泥工、水電工這些工作是萬年不變的只要是有人類的地方他們還是得做,只是價格多寡而已你有聽過你去幫別人掃地你還要貼錢給別人的?那為什麼別人要請你掃地?up因為他做不來所以他分點資源請你做.這不叫零合好嗎?零合意思是我今天輸錢那就要有另一個人贏錢.一個價值服務收取費用,一個是投機性行為..怎麼會有人扯在一起?你用電腦模擬一百個掃地工20年年後一個掃地工都不會失業..這種類型工作可是非常強固的喔你用電腦模擬一百個人當期貨交易員20年後可能剩一個人存活..這才叫零和遊戲.(因為有人不斷輸錢給某人 剩下一個人當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