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專員"是個功能職稱,在不同機構有不同區分,也服務不同客層.
並不是每個理專都要照看150-200個客戶.
事實上,有的 "理專"除了自有辦公室以外,專屬停車位,甚至配車,還有專屬助理.
台灣一般小額投資人買個NT$5百萬元基金,銀行可能抽不到1%,只抽0.9,0.8,0.7%...
銀行也只賺到區區不到NT$5萬元.
如果銀行賣一單基本款的債劵,面額US$20萬, 我隨便上網即時算筆帳來看看


銀行的債劵交易部門賺的是bid/offer中間的價差,
因為累積利息是一樣,所以直接相減207080-203499=US$3581
US$3581 x 32.45=NT$116203,這筆交易銀行可收取116203元淨利.
並不是每個理專服務的客層都一樣,自然服務的人數也不一樣.
就已經很清楚可能不適合一般的投資人吧
當然Third Avenue的問題跟它是Mutual Fund的形式有很大的關係
如果對高收益債又興趣可以多注意一下
美國iShares HYG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