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又是一個投資賠錢自救會

高獲利就是高風險, 這很正常,

要玩高風險的東西, 要先評估自己能不能承受風險,

這應該在投資入門第一課就該知道了吧....

更何況, 大陸的金融跟 Made in China 的

東西一樣, 外表看起來還可以, 裏面是不堪入目,

貶值是很正常的, 怎麼可能會升值呢?

而且還變成國際流通貨幣, 這更是匪夷所思了...
"最多只能賺6~10%,獲利就會自動終止
桿倍數擴張,虧損賠率將達到960%"

請問銀行推銷時有確認買方了解這條風險嗎?
有告知嗎?
銀行手法有瑕疵 要負一定比例責任

嘴砲無敵 wrote:
高獲利就是高風險,...(恕刪)


重點在於,若小的沒記錯,當時的時空背景下,台灣的央行總裁還建議大家有錢多買RMB呢~!
出事了..他只好降存準,降息..倒楣的是誰?
好幾A,唬爛誰~

nomi888 wrote:
都說自已不了解衍生性商品,還敢玩,而且玩這麼大!能怪誰?
...(恕刪)


台灣人的特性,不足為奇

台灣人就好像小學生一樣,自己貪,把本來是避險工具,不是拿來規矩作生意並作風險規避,卻拿來當作賺錢工具,不務正業

現在,賠錢了,又到處罵罵罵

就像投資浩鼎,賠錢了,卻又罵罵罵


浩鼎二期解盲失敗就只是新藥研發的一個過程,除非是三期又失敗,那才真的完蛋

結果把二期失敗當作完蛋,最好笑的是,其實都是多單自己殺來殺去,才導致股價大跌40%

若是在國外,新藥都是專業法人或專業投資人在玩的,根本不會出現這麼莫名其妙大爆跌

在台灣,偏偏就是會這樣,讓這些專業法人有機會再撿便宜,重新再炒高,再賺一次

事實上,治療肺癌的標靶藥物--艾瑞莎(Iressa)曾經解盲失敗,但最終還是拿到藥證,年銷售額4~5億美元

當時,解析後發現:大部分的肺癌病人服用Iressa都沒效,約有10%的肺癌病人腫瘤EGFR基因有突變,因而Iressa對這些病人特別有效。換句話說,Iressa的療效存在於10%的誤差之中,因此在2130個接受試驗的病人,統計上看不出顯著的療效。

也就是說,只要浩鼎找專家學者一起徹底研究出 OBI-822 的藥物特性,找出在什麼條件下,可以讓其療效相對顯著,就能順利拿到藥證
我在多年以前,就已經看出人民幣必然會大幅貶值

因為中國債務問題太嚴重了,資金大量外逃下,怎麼可能撐得住人民幣匯率?

當時一堆人都不相信我的判斷....

老實說,長期來看,人民幣還是會貶的,目前只是暫時穩住而已
最多只能賺6~10%,獲利就會自動終止
桿倍數擴張,虧損賠率將達到960%"
寫這樣
請問還有誰要玩
所以他可能沒寫沒說

TaoHC wrote:
'最多只能賺6~10...(恕刪)

蜻蜓拿鐵 wrote:
比黑心權證還要黑心100倍的黑心金融商品,
怎麼可以通過金管會的審核上市? ...(恕刪)


立法院財委會最終決議,為維護金融市場穩健發展、維護投資人權益,銀行銷售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TRF)等複雜性風險衍生性金融商品,必須經過主管機關審核通過才能進行銷售,但專業投資人及高淨值法人戶則不在此限。

不過,立委曾銘宗則在財委會上批評,此舉會影響金融商品創新,尤其他過去在金管會任內「一直朝市場開放方向走」,現在又要金管會回頭審商品,不僅走回頭路,也是逼客戶去香港、新加坡市場買這種商品。


依新聞內容可以得知,在立法院財委會決議前,TRF是不必經過金管會審核就可以上市的。

TaoHC wrote:
請問銀行推銷時有確認買方了解這條風險嗎?
有告知嗎?
銀行手法有瑕疵 要負一定比例責任...(恕刪)


銀行的法務可不是吃素的

能成功應該就不會有自救會的存在了
這個消息是真的,日前才傳出TRF台灣這邊暴險金額高達600多億,但受害者當中並沒有“自然人”,全都是公司法人。

有些網友幸災樂禍並不可取,要知道讓這些公司法人受傷的管道就是"銀行理專“,不要以為這些理專不會找上你。
幽默笑話是這麼講的:
操作金融的業務向客戶展示他成功操作獲益購買的遊艇,
客戶:我的遊艇在哪勒?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