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夏普不老實之2

daniel.sky wrote:
一家公司正常不都有...(恕刪)



沒錯,搞面板的一定是這樣玩的,等到債務消除才升級廠房早就被淘汰了。這種玩法連許文龍都玩不下去,最後還是賣給郭董
daniel.sky wrote:
一家公司正常不都有這...(恕刪)

你說的借債
在財報都會有的。一般人看財報也知
但夏普最後提出的,並不包含在財報之中。
看新聞在之前談判也沒提,是到要確定前才提出
這點明擺的夏普要嘛,
主管無能到連公司或有負債都不知。
不然就在談判時刻意隱瞞,
從這點來看,不禁開始懷疑
日企這些年做假帳的問題,
在夏普會不會也存在………
pqaf wrote:
夏普是上市公司,每...(恕刪)


會計上這樣講是沒錯,問題是鴻海本身的毛利率不算高(雖是資優,但對比其他產業來說仍不算高),也就是自由現金流不會太多,就算資產大於負債,仍難保不會現金嘎不過來,黑字倒閉的可能,更何況不能排除夏普跟東芝是同一個咖的可能。

天空為翼 wrote:
前次股價腰斬再腰斬...(恕刪)


舒服當官越久的,越無恥.

cajole145 wrote:
小弟不才 曾經幫SHARP...(恕刪)


補充:不要以為入主一座十代廠轉虧為盈 就可以讓整個SHARP集團比照辦理???

問題是現在sharp就是郭的股份最大
他說了算
所以sharp不是比照辦理
而是郭說怎麼辦就怎麼辦 ^^
這消息有點不為人知的內情吧?或有負債應該也早在財報附註內了,鴻海要購併這樣大的企業身旁律師+會計師+跨國稅務專家+購併與談判專家不可能少,不可能不知道這些事吧??除非財報揭露以外的可能負債那條線夏普劃得更寬並告知鴻海"可能"+"還有"新增鴻海未知的負債,但這可能性應該低,鴻海身邊的那些專業人士,應該早做完功課並報告過了,那些專家若只拿錢不辦事早就被郭董踢出門了,看來比較可能的是策略

演的戲碼可能是
男方:對方答應嫁了,但好像聘金相對其他搶親對手高,有塊地方是估計不確定性挺高(不知新娘會不會生會不會欺負公婆...等),請新娘提供一下意見順便嫌一下,看新娘頭都洗了妝也化了,若沒人來娶傷害挺大,看會不會少點聘金,多談些好處
女方:忽然良心發現,告訴男方,其實有欠地下錢莊賭債~~

以上不知哪招才是對的~~
以上僅是推論

嗯~~ 有種當知道女方肚子大了

這聘金應該就少點大家隨便一點甚至不用給 我還得幫你養孩子哩

最後女方受不了 肚子一天天的大 最後只好同意...
新聞說,鴻海 尚待釐清 夏普的 "或有負債" 的風險性.

google
"或有負債"只是一種潛在的債務,不是企業目前財報裏真正的負債. 將來可能會發生財物損失,也可能完全不會發生任何損失.

例如幫朋友作保背書向銀行借款500萬, 擔保人就背負了500萬"或有負債"的擔保"義務",萬一朋友落跑,這500萬就變成擔保人的 實際負債..朋友若如期還款,擔保人這筆或有負債就不會發生損失.

之前 小群創合併大奇美時, 大奇美身上背負反托拉斯訴訟,尚未宣判...不知當時 許文龍有沒有告知 郭董,奇美有筆 幾百億的 或有負債,可能會被定罪或和解,也可能無罪. 最後,群創接手後,決定和 美國司法部 和 歐盟和解,和解金高達200多億 ,郭董事後抱怨許文龍沒把這件事先講明.

這次 夏普 以最嚴格的標準提供一份財務風險評估報告, 羅列出所有可能的 "或有負債" 給鴻海評估 未來的財務風險性,也算是坦誠相見, 這些或有負債 未來不確定會發生損失,但先讓鴻海的團隊有所心理準備,並審慎評估風險. 郭董有了上次合併奇美電的經驗,這次當然會多花點時間釐清"或有負債" 的風險性 或 發生機率.

夏普遞呈的文件包含退休金與銀行和各公司合約的違約金和政府補貼費用的返還等,夏普向日本 NTV 指出,為避免簽約後發生問題,文件中對或有負債的提列相當嚴格,即便可能性相當低的項目也一併編入,期望鴻海對夏普收購案仍能在 2 月底前如期簽約。

就像要娶老婆時,娘家清楚告知家族裡某長輩有 乳癌病史, 新娘現在並沒有乳癌,將來也不見得會得乳癌,但 新郎自己要評估風險,若真的很擔心,就別娶了.不要完婚後,才要求離婚退聘.

大家怎麼不會覺的~是郭董~討價的手法????

之前很有誠意,一直被莊傻,打臉,現在沒人要了~當然換我出手,想辨法少點聘金~~

放點消息~新娘,很不乾淨好想欠外面很多錢~~

我是有心想要取新娘,但................
樓上大大可能漏了另外的競爭對手

日本官民組織成的 incj,它們提出的計畫加上或有債務

剛剛好接近鴻海的喊價

若不是人為因素,有什麼理由可以解釋

夏普拍賣董事會前夕突然傳真一份資料給鴻海

不是恭喜,不是簽約單

是或有債務書!?

就像去吃頂級的日本和牛套餐

假設不二價十萬臺幣好了,錢付了

結果來份開胃菜,餐廳裝璜,員工服裝,旅遊交通費

預計再加收十萬元臺幣

和牛套餐還沒吃,就付了十萬+十萬=廿萬臺幣

這樣的套餐要人吞下去

大概的意思是這樣

我能想到比較像剝皮酒店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