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馬凱語出驚人:「台灣經濟不是悲觀而已 而是崩潰!」


蜻蜓拿鐵 wrote:
台灣本來是世界前20大經濟體,
這八年來,台灣的經濟被搞到崩潰,
從接近5%的經濟成長率,搞到保一保二,
如今甚至衰退到負成長...
台灣從前20大,
去年已經退步到26,
今年不知要退步到幾名...


你搞錯了吧,

台灣排名衰退最快的是2000~2008年,
不是這八年.

而且這八年的經濟複合成長率, 明明超過2000-2008年的複合成長率,
不知道樓上的資訊從哪裡來的????





hello
haoxinzuo wrote:
這句話有點矛盾台灣...(恕刪)


你說的這話也不完全是事實,人拿到權力的前後,是會變的。

我覺得台灣民主亂象主因其中兩點:

1.罷免制度不健全,沒發揮功能。

2.一些私利大於公利,搞不清楚什麼是民主的選民

只為了眼前的利益去支持不公義的候選人,而最終害人害己,苗栗公務員是一個例子。

換人後,覺得台灣還真該再進行一次小幅度的"訓政時期"。
相信新聞你就傻了!!!!

台灣葛屁論..我已經聽了20年了!!! 事實上還是老樣子.....馬照跑!舞照跳!!混個終身俸,領錢領到死...

讓人想起..解放台灣!! 不知道喊了多少年...跟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相比!!! 不知道誰喊了比較久????.
人有三種贏家模式無法複製: 別人的出生。 別人老爸有錢。 別人有遺產繼承! 別把老輸當老師
大火快炒 wrote:
相信新聞你就傻了!!!!

台灣葛屁論..我已經聽了20年了!!! 事實上還是老樣子.....馬照跑!舞照跳!!混個終身俸,領錢領到死...

讓人想起..解放台灣!! 不知道喊了多少年...跟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相比!!! 不知道誰喊了比較久????....(恕刪)

不過這裡面有個微妙的變化
中國大陸不是30年前的中國大陸,台灣也不是30年前的台灣
時間明顯不站在對我們有利的一方

每天漲停板 wrote:
這下慘了.台灣經濟...(恕刪)

看看就好了
經常在電視上節目的都只能算藝人,講的話不必太認真.

haoxinzuo wrote:
大火快炒 wrote:
相信新聞你就傻了!!!!

台灣葛屁論..我已經聽了20年了!!! 事實上還是老樣子.....馬照跑!舞照跳!!混個終身俸,領錢領到死...

讓人想起..解放台灣!! 不知道喊了多少年...跟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相比!!! 不知道誰喊了比較久????....(恕刪)

不過這裡面有個微妙的變化
中國大陸不是30年前的中國大陸,台灣也不是30年前的台灣
時間明顯不站在對我們有利的一方

這裡面如果加個 日本 ...

好吧,再加個 韓國 進去

不知道 時間明顯 站在對 哪一方 有利 ?

日本都被講 失落的 10 年、20 年了

日本的民眾照樣過著日本式的好日子,不是嗎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TopYoung wrote:
台灣有轉嗎?連動都沒動,反觀新加坡成效顯著...
如果年輕創業家數量輸人家,年輕人是該檢討...
現在是明顯創業環境有問題吧~!
馬雲4年前斷言:若老人搞創新台灣就沒希望- 中時電子報 (2010年到現在....)
施振榮--創新不間斷維持品牌生命力


新加坡這八年的經濟成長率遠不如2000-2008年,
但台灣的經濟成長率比2000-2008年還高,
就知道2000-2008年有多爛了.

至於創新, 創新本來就是年輕人的事,

不過這些年台灣年輕人的確沒創出甚麼業,

以前還有無名小站, 愛情公寓...

這八年, 年輕人都沉迷在美國的臉書, 韓國的line了, 哪有時間搞自己的網站??!!


hello

水云 wrote:
不過這裡面有個微妙的變化
中國大陸不是30年前的中國大陸,台灣也不是30年前的台灣
時間明顯不站在對我們有利的一方
這裡面如果加個 日本 ...
好吧,再加個 韓國 進去
不知道 時間明顯 站在對 哪一方 有利 ?
日本都被講 失落的 10 年、20 年了
日本的民眾照樣過著日本式的好日子,不是嗎


日本這五年, 人均GDP衰退一萬多美元,
從四萬四變三萬三.
日本失落到現在.
安倍經濟學失敗.
不過日本家底厚, 本來有四萬四, 衰退一萬美金, 還是比台灣強.
至於他們有好日子嗎?
我看他們平民的日子並沒有台灣好,
日本比台灣好的地方, 在環境整潔, 乾淨, 漂亮.
這些不需要GDP, 只要人民自我規範良好就好了.
不過這方面, 台灣人素質遠不如人家就是了.

以前中國大陸搞公平正義搞得很兇, 失落了60年.
後來改資本主義, 經濟高速成長.
如果台灣跟中國大陸對抗,
最後當然是自己不利.



hello

每天漲停板 wrote:
這下慘了.台灣經濟...(恕刪)


講的很正確,中華民國政府,補助一些該倒而不倒的殭屍夕陽產業,如果這些錢拿來培養新創產業,不只生技業,其它新興產業早就做起來了,可惜官方的經濟政策受到特定強大的財團公會所引響,發展至今天這個地步,只是剛好而已。
  • 2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