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理專不告訴你的祕密二十二 合法敲盤子:投資型保單(修正安聯 實現資本利得)

謝謝板大 內容真的收獲良多....尤其最近正在考慮進債市

三子父 wrote:
直接跳到最後一段話
...(恕刪)


原來是保險達人 失敬失敬 .......

我所謂好投資型保單 : 沒有帳管費 買基金也不用手續費
(彰銀好友透露 : 此人背景是花旗 富邦前理專 是頂過海嘯的專業人士)


seawine wrote:
只有最後的結果出來才知道
(恕刪)


看到這句 您要不要再思考 什麼是理專 ?

理專的目標 是要幫客戶做好規劃 還是幫銀行做好手收 ?


seawine wrote:
這個客戶在永豐銀行遇到這樣的理專幫他作這樣的配置…(恕刪)


貴行該不是那種,理專訓練三天就出來銷售的銀行吧 ?
(聖文都還上過八堂課 才成為理財專家的)

如果不是怎麼會有這種品質呢 ?

還有不要牽拖其他銀行 , 應該自己要深切檢討

這麼差的品質 怎麼跟別人競爭 ?

wishwind999 wrote:
原來是保險達人 失...(恕刪)


什麼是好東西我想我了解的不會比你少…
至於頂過金融海嘯目前在「彰銀」任職的「前」citi&富邦的理專…
金融圈不大,這樣的人也不少,程度如何還是得看個人造化


規劃是作好配置重要?還是賺到錢重要?還是滿足客戶的需求重要??
到底什麼是最重要的?每個人的答案其實都不一樣
有些銀行在想什麼其實你不知道…有些客戶在想什麼其實你也不知道
至於作一個理專應該怎麼作,我也沒有很想在這裡分享

但是提供你的這個案例的朋友會來找你討論表示對你有某種程度的信任
經過你的分析後可能你們應該都覺得這樣很糟,這比較可以確定
但是這不表示所有人都覺得這樣很糟…
它還有許多好處特性是你沒寫出來的

至於永豐銀行是怎麼訓練理專在出來服務客戶的…
老實說我也不大認同,因為實際情形…很蝦…
但是… 你千萬別認為只有永豐銀行是這樣訓練員工的
因寪…大部份銀行都是作一樣的事
成效展現出來跟每個人遇到的狀況不一樣而已
所以我才會說不要特指定一家銀行
而提不提升銀行的競爭力也不關我的事
就別請我深切檢討了…有興趣你可以跟各大銀行的高層或董事會反應
反正… 台灣的金融環境就是一個字,「爛」
這種保單在推出1-2年後
我有買過一張
第一年全額沒投資.都拿去扣繳相關保險費用
第二年30%的投資.70扣繳相關保險費用
第三年90%的投資.10%扣繳相關費用
那時新興市場跟金磚四國很紅
一個月投資5000元就這樣存到第6年(忘了第6年第幾期)
這中間經歷金融海嘯.雷曼兄弟事件
原本我基金是從+70-80%左右.跌到-50%
直到2010年下半年左右有一波大漲
讓我的基金反敗為勝.從-50變成+25%
我在11年3月左右馬上進行全額贖回.僅留下一些錢給保險扣繳相關費用

我只能說.這東西要有時間跟他耗.還有連結的標地要正確
當年我買的是霸菱新興市場.還有另外三檔我記不起來了
如果從現在往前看.我在11年時若沒贖回
現在是不是比當時賺的還要更多

投資型保單不是不好
只是多數投資人不太懂相關內容
所以很容易造成被騙或是虧損


wishwind999 wrote:
*********...(恕刪)


不但合法吸金,還給你極低的報酬率。

台灣的銀行真好幹

jeffreywen2010 wrote:
只要買到一次就會後悔一輩子........哎!!...(恕刪)



8年前,買了一張投資型保單,後悔中......每年保管費、手續費、經理費吃掉我三分之一的利潤(還好連結標的有賺)。目前放著不理它,再2年期滿.....
但也因為買了那張單,才開始認真研究理財標的和各種投資管道,算是繳學費。
PS.請教達人,保單到期是全數領回較划算,還是按期領紅利。因為還有2年才期滿,沒有很仔細研究。
wishwind999 wrote:
**********...(恕刪)


看來樓主對理專這行業有很深的怨念!應該吃了不少悶虧吧!在國外基金很多人能接受的!這檔基金的收益也有一部份是來自於衍生性商品的收益!所以不能說是每次都用資本利得賣股來配息,起碼,自有配息單位以來還真不曾!可能樓主要再去了解一下這檔基金真正的投資內容,但是此基金確實也有它的問題,但您說的也不完全正確,如果您把您拉的績效圖的時間調整一下,安聯的這檔波動又是相對比較穩定!至於,投資型保險,費用率真的很高,因為單純買基金不需付這些費用,但透過投資險除了原本基金管理費還必需支付保險費,但您到香港或美國看看,應該是更高的!如果要投資,真的要自行了解內容!每一種金融商品會有它自己獨特的功能,不能只單單用費用來衡量價值!如果有人有兩千萬的遺產又不想用立遺囑的方式分配給繼承人(事實上立遺囑也會有問題,無法按原本的意願來分配,中華民國的法律便是如此)透過保險就可指定受益人的方式來分配,不會有什麼爭議,用這樣的角度來看,它的費用可能比請律師立遺囑的費用還便宜又能簡單達成目的,這樣的費用,算算可能還真不貴!單純看用什麼樣的需求來做這件事情!簡單說,台灣的理專確實受到強大的業績壓力也沒有太完整的訓練造成對客戶推薦不合宜的商品,但是,適當的資產配置還是可以為自己資產或退休生活做良好的規劃!
謝謝大大這一篇 精闢專業的分析 小弟我雖然是學經濟的 但專業程度跟你比起來還是難忘其項背啊!
wishwind999 wrote:********************...(恕刪)
supersoupsuper wrote:
謝謝大大這一篇 精闢...(恕刪)


您過謙

要說到學經濟 我還真是半路出家

我是學哲學的....... (現在57台 哲學系教授 剛好是我大學時候的導師)

說真的哲學應用到經濟 就有個好處 : 懷疑經濟學的正當性

因為現在太多 理論對邏輯對 但是 答案錯的案例 (賠錢)
這....看資料區間很難判斷...因為績效從2012開始抓,波動跟夏普卻是抓近一年,人家是multi-asset有投資高收益債,去年有受到影響,很難從這一點點差異下評論,建議比較基礎一致,結論會比較公平

另外也覺得有兩個地方應該要回歸金融產品設計目的,跟買的人到底要什麼,考量會比較全面:

第一是拿股票跟multi-asset或者平衡型比,九成九是股票報酬率勝;但如果要較低的波動度,用multi-asset或平衡來降低風險應該算是合理做法

第二是投資目的,有人是報酬率愈高愈好,有的人則以配息穩定優先,報酬率只要最後不要太波動就可以接受。那這檔的配息怎麼來的?股票、高收益債、可轉債都可以有資本利得,這部分可以獲利了結充作配息,所以報酬率還要加上配息率才會較準

一點想法分享,這幾年保單類型多,也感謝樓主佛心帶大家研究內容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