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漫談經濟 (無關股市,文略長)


lulalla wrote:
負利率是銀行收手續費走,存款稅是一種稅,完全不同
墨西哥的銀行定存一樣是有利息的,比3%稅金還略高一點。


謝網兄解釋, 很清楚.
dancingra wrote:
但您沒講到抽走的稅怎麼用這是一個要需要談的地方, ...(恕刪)

是鼓勵消費沒錯,但政府並不一定會收到更多的稅,
剛剛說1000萬40%的所得稅,就是政府課到400萬的稅。該員年花200萬,政府又收到200*5%=10萬的消費稅。
如果能花掉600萬,剩下400萬課"不交易稅"80%,政府也只課到320萬。加上600*5%=30萬的消費稅。其實稅收是減少的。
但是600萬的消費會讓其他人收入增加,貨幣乘數的效果,可以彌補這個差額。

所以目前能想到的就是稅收其實沒甚麼增減,但是全民的收入和交易增加了,貧富的差距可以縮小。

如果政府沒課到更多的稅,財富就是在貧與富之間搓合,但是毫無疑問的,大家都能享受更多
eternita wrote:
在下對經濟沒什麼特...(恕刪)

您的意見很好,是我以往沒考慮到的部分。

我會尊重,並尋求是否可以兩利的方法。

謝謝!
happywork wrote:
但是600萬的消費會讓其他人收入增加,貨幣乘數的效果,可以彌補這個差額。

是的, 600 萬若是有效成為消費, 這 600 萬就是 "一群" 別人的 "收入", 而這群別人也怕他
的 "收入" 會被課到重稅, 所以會再去消費, 600 萬整個創造出來的不會是只有 600 萬的消費
額. 大概知道您的意思.

我的問題是, 這種被迫的消費是否健康? 我若是那個收入 1000 萬的人, 我到底要買什麼才行?
還是不計一切地狂買 (即便我沒有需求)? 我可以買十台車子, 或買 200 雙鞋子, 或是買 100
次的按摩服務... 驅動我的金流是為了怕稅, 而不是為了滿足我的需求, 這種消費對我並不創造
效用.

如果我把錢借給缺車子, 缺鞋子, 身體不好的人, 讓他們可以買車, 買鞋, 以及活絡筋骨, 那
我只收少少的借款利息, 是否會較好? 在廣義的就業 (指物質或生產資料沒有閒罝) 來看, 是否
我可以讓社會總效用更好?

另一個更高一層的問題是: 財富是什麼? 什麼叫作富有? 財富是不是貨幣? 如果財富是貨幣,
那我用貨幣買十台車, 兩百雙鞋, 跟一百次按摩服務, 是否讓我覺得更快樂?

在不談到強制的分配下, 金流透過稅/補貼或透過 "促進" 消費, 都可以把富人的錢分配到窮人
的身上, 達成名目上的均富, 但它帶來的不是總效用上的最大, 大家的幸福感未必是最好囉...
但您談到鼓勵創新事業, 創造就業, 那都是很好很重要的目標.
happywork wrote:
現在全世界有半數奉行凱因斯理論,但是無論何種理論都進了死胡同。各國大印鈔票,但是寬鬆貨幣只是吹大泡沫,對實質經濟一點幫助都沒有。
窮人賺不到錢,富人賺的錢又不再投入經營,想花也沒地方花。所以除了炒高房價、股價之外,實體經濟都不再成長。
在下是理工的,不是經濟學者。但是從小就清楚貨幣流通與經濟的關聯。
想經濟好是要富人多花錢,而讓窮人賺得到這些錢。
可是全世界的政策都是調高富人稅。層層的稅率讓富人不喜歡花錢,窮人當然更賺不到這些錢。
...(恕刪)

論述真的很不錯,描述真正日本國內經濟停滯的原因,也提到了美國現今面對的最大問題,而從網路泡沫至今15年左右的時間,都是由凱因思的政府干預導致全世界各國債逐高台,但債逐高台到底有什麼問題?在我看來根本沒有問題,只要欠的不是外債,鈔票印就有了,最大的問題就是大大所說的金錢集中於少數人手中,這些人又不花錢而把錢拿去錢滾錢,根本沒有在實質的生產製造各種生活需求上面去,加上科技的進步,各種產業的產量不斷的用更少的資源製造生產出更多的商品,但是有需求的人沒有錢去購買,完全沒有需求的人擁有大量的金錢,這是全世界都面臨的最大問題,問題已經嚴重到出現伊斯蘭國這種毀滅一切主義在歐亞交接地區大規模的橫行,並吸引許多全世界各種國家抑鬱找不到生存目標的人們的投入及參與,這是很可怕的情況,說得非常認真,人類科技發展至今如果能夠解決分配不均的問題,糧食根本不會是問題,對於地球的掠奪才能夠減少,人們多花心思在溝通和解上面世界才會變好。
自己身為一個愛嘴砲但是認真工作在工作中賺取微薄財富偶爾下投資市場小賭怡情的生活才有安全感及感到自己存在價值的凡人來說,能夠做到的就是找個目標認真的生活下去,能夠關心甚至幫助自己生活周遭的人事物就功德圓滿了
錢不能滾錢?
那沒錢的人如何創業? 1515


smallbeetw wrote:
謝網兄解釋, 很清...(恕刪)
但債逐高台到底有什麼問題?

欠債的就政府

息滾息利滾利那怎麼還呢?


happywork wrote:
您好!現在環境的幾...(恕刪)

現在體制是吸收富人的存款>銀行創造貸款>窮人利用貸款創業>勞工獲得薪水>一部分人民拿去消費一部分拿去存款>回到1..
錢都拿去消費了你要怎麼創造銀行的貸款??你的方法最終就回到流動性造成困難通貨緊縮逐漸沒富人變回均貧社會
現在社會的問題不是大家沒消費,而是全球政府去不斷的印鈔票膨脹了資產產能大開造成資源過剩消化過慢,廠商因而開始互相競爭殺價還是無法消化完全(再低的價格可能也沒人要),而造成工廠開始縮減裁員倒閉,政府看到相關數據又開始印鈔..
這問題在於該衰退時就該衰退,怎麼可能只有成長沒有衰退??沒有衰退哪來的成長呢??
這次會這樣完全就是美國政府去干擾經濟體而qe,最後情況可能就是全球資產大緊縮後又惡性通膨..這世界太歡樂XD



happywork wrote:
重點當然是自然人,法人是很多自然人組成的...(恕刪)

唉,都說一句話破你了,就代表根本不可行。
重點當然是法人,法人就是法人,不是很多自然人組成的。
法人不課,那就把錢放法人就好。
法人要課,那家公司被你抽走70%現金流還能活的?
你要全天下公司全部倒閉?這樣經濟會好?
存款要課稅,那保單價值要不要課稅?
要課?那鬼才要買保險。
不課?你這方法只是把錢從銀行往保險公司搬而已。
光是買保險算不算消費,就夠你討論一百年。
算了,我認真了。
p620329 wrote:
算了,我認真了。...(恕刪)

是啊! 您真的是太認真了。

才往上跳一尺而已,您就認為要上月球了。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