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直找不到新的產業革命方向 再加上低端製造業轉移海外 導致內需一直磕磕碰碰 經濟很難找到新的突破口
歐洲由於之前過度福利化 導致成本過高 競爭力嚴重下降 經濟危機層出不窮
日本一直都是半死不活 沒有任何前景可言 不提也罷
中國基礎設施已經接近飽和 再加上對歐美 美國的出口已經達到極限 很難再有大的提高 后髮式發展紅利已經到頭了 未來只能依賴 內需市場以及產業升級換代 這個真的很難 不敢樂觀 。。
至於澳大利亞 俄羅斯 巴西 等資源依賴性國家 由於中國需求下降 資源價格大幅度下降 未來更是前途渺茫
只有印度還算是一個小小的亮點 但是在發達國家都開始追求再工業化的現階段 其未來前景沒法樂觀
總而言之 全球化已經進入盛極而衰的時候 環球貿易甚至都無法維持正增長 全球經濟的未來找不到樂觀的理由啊
piwu0531 wrote:
咳 !
雖然有自稱高雄市黨部的私訊說我如再回文的話 , 他們就會繼續回報讓我文章全刪 ~ 不過
您的說法我實在看不下去啦 !! 您確定看得懂水大這IMF的圖表嗎 ? 您沒注意到金融海嘯前
後 , 台灣經濟及負債表現與其他國家的差異嗎 ??
唉 ...
我舉例的圖表只有一個重點

我舉例的兩個國家,都是人口(密度)為臺灣 1/10 的國家
正是剛好也可以用這個圖表「打臉」每天講,人口不足,會怎樣怎樣的所有奇怪的媒體

我們是很努力、表現不錯,是沒錯
莫忘,我常常喜歡說,那是出了 10 倍憨力
『才』剛剛好今年、剛剛好超越 Slovenia
而我認為,臺灣以 Slovak 的人口,過過 Slovak 的日子
有什麼不好 ?


補充資料
Slovenia、臺灣、Slovak
2、3.6、4.9 ( 萬平方公里,土地 )
205、2300、540 ( 萬人,人口 )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