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知道台灣沒辦法A+B=不合法...乾脆游走邊緣..
(國外法令與台灣的並不相同,因此容易產生爭議。)
卻能打著可以免費旅遊或便宜旅遊的噱頭..蠻有意思的!
補充一個網友的文章--截錄一段話.By
http://www.apheros.com/archives/2940
簡單的來說,大約有78%的人是賺不到佣金,而大約有19%的人,一年的平均佣金在$100左右。換句話說97%的人,根本沒有賺到什麼錢。數據會說話,當你投入了大量的時間,邀約你的朋友來參加,有可能不但賺不到什麼錢,還傷及你的人脈,俗話說的好:「人脈就是錢脈」。賺不了什麼錢,反而拖朋友下水,損失人脈的風險,也要把它算進去。
"投資一定有風險,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
至於目前合法了嗎?..就他的說明..合法的只有本身直銷業...他不賣旅遊產品...
就不妨礙想賺錢的人勇敢投入了...金字塔的構造..想想自己能爬到哪囉..
也不能說它是騙人的,因為實際上也真的可以出去玩,也不會是出國後強迫買東西或品質落差很大等等...
只是,它容易擴大了產品的需求,其實就像很多其他商品一樣...
把賺錢跟消費分開來看(要賺錢對每個人來說當然不是那麼容易),
真的值得加入消費的族群可能是:
上班請假時間有彈性,不太有辦法完全自由行出國(需要有個團),但也不喜歡一般旅行社跟團的人..
(如果有能力自己搞定,或air B&B那種..也不需要了..)
經濟上要許可,一年至少可以兩次出國..
另外,想玩的屬性也要符合..例如想吃好的,住好的,或者一群玩得瘋的人一起..
或者錢很多,就當作幫朋友或者常常出國,這只是其中一種方式的人..
更何況,便宜的行程是"供大於求"的地方才能以量制價,
比如說涵碧樓之類的好了,都已供不應求的話,為什麼要給團體殺價呢?連冷門時段都沒有了..
對旅行社來說,本來就必須加強跟團旅遊的品質,例如多一些知性的東西或更多樣化的行程,才能跟自由行或線上訂房等等作區隔..
不能再以便宜,然後殺雞取卵的方式賺輕鬆錢了..
如果要人加入,應該說清楚...
但是為了要衝,很容易導向"先別管這些,反正很有機會可以賺錢或免費出國"的概念..
但是社會上本來各行各業就是要營利,就是希望大家過度消費..誰不愛錢呢?對於直銷來說只是形式不同而已..
也不用看到直銷就用正義魔人的標準來批..
除非本來就在做義工,無私地貢獻社會的人出來罵,那也認了(不過那種人忙都來不及了,哪會管這些:p)..
晴耕雨讀123 wrote:
持持平而論,不能說它是老鼠會,老鼠會的定義是違法吸金的公司。不能一竿子打翻一條船..
也不能說它是騙人的,因為實際上也真的可以出去玩,也不會是出國後強迫買東西或品質落差很大等等...
只是,它容易擴大了產品的需求,其實就像很多其他商品一樣...
把賺錢跟消費分開來看(要賺錢對每個人來說當然不是那麼容易),
真的值得加入消費的族群可能是:
上班請假時間有彈性,不太有辦法完全自由行出國(需要有個團),但也不喜歡一般旅行社跟團的人..
(如果有能力自己搞定,或air B&B那種..也不需要了..)
經濟上要許可,一年至少可以兩次出國..
另外,想玩的屬性也要符合..例如想吃好的,住好的,或者一群玩得瘋的人一起..
或者錢很多,就當作幫朋友或者常常出國,這只是其中一種方式的人..
更何況,便宜的行程是"供大於求"的地方才能以量制價,
比如說涵碧樓之類的好了,都已供不應求的話,為什麼要給團體殺價呢?連冷門時段都沒有了..
對旅行社來說,本來就必須加強跟團旅遊的品質,例如多一些知性的東西或更多樣化的行程,才能跟自由行或線上訂房等等作區隔..
不能再以便宜,然後殺雞取卵的方式賺輕鬆錢了..
如果要人加入,應該說清楚...
但是為了要衝,很容易導向"先別管這些,反正很有機會可以賺錢或免費出國"的概念..
但是社會上本來各行各業就是要營利,就是希望大家過度消費..誰不愛錢呢?對於直銷來說只是形式不同而已..
也不用看到直銷就用正義魔人的標準來批..
除非本來就在做義工,無私地貢獻社會的人出來罵,那也認了(不過那種人忙都來不及了,哪會管這些:p)..
但是你們怎麼每個都像中邪一樣 說出來的話像被洗腦過? 變成機器人了?
然後說一些似是而非的話... 就是很噁心....
見面第一句話大聲的說出來你是在做直銷 有這麼難嗎? 是心虛了嗎
看了一下,大概是說24樓的新聞畫面吧,但是沒有完整報導,所以在此幫忙補充:2015.09.13 三立新聞報導《環遊世界兼賺錢?繳會費再拉人可分紅 民眾質疑老鼠會詐騙》。
--
投訴人林小姐說:「他是以一個人頭拉人頭,繳會費賺取獎金,可以出去玩。」原來這是多層次傳銷手法,入會先繳會員費1萬元,每月再繳月費3000元,若是拉到4名會員加入就不用再繳月費,還能靠著分紅獎金賺錢。
投訴人林小姐提到:「環宇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照理說應該是以旅遊業為主,但是它不是,它是掛名賣包包的,在台灣資本額只有50萬而已。」 民眾質疑有問題,但看看公平會資料也有立案資料,但資本額只有50萬,來到這間環宇全球公司,背後是美商World Ventures公司,下方還登記蘿維亞旅行社的招牌,但查證觀光局,蘿維亞旅行社執照已經廢止。
業者表示:「我們(跟蘿維亞)是同一個老闆,並沒有說環宇在蘿維亞底下,我們是獨立(運作)的。」 業者強調合法性,查證觀光局「由於業者只販賣會員資格,沒有牽涉旅行業務並沒有違法」。
--
也就是說,電視畫面上的新聞標題寫「用玩賺錢?"旅遊直銷"拉入會 觀光局:合法」指的是環宇「販賣會員資格」(這個標題真的很怪,有誤導嫌疑,不過新聞媒體常常這樣也不是第一次了......)。但是加入WV不就了要旅遊嗎?WV所稱的旅遊服務(商品)在台灣到底誰提供?(複習公文說明二:本局爰已責令旅行業不得與傳銷事業合作變質經營旅行業業務。)
內容同步更新於 http://travellerko.blogspot.com/2015/08/worldventures-illegal-in-taiwan.html。
旅人|攝手|跑者|食者|身心靈研究...發展不設限。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