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友達跌到$8時, 雖然借卷賣出的10萬張帳面上獲利了10億,但10萬張的現股帳面上虧損了10億,這不等於做虛工,白忙一場.
法人B 手上沒有友達現股,但在$18 跑去借劵賣出10萬張友達.
等到友達跌到$8 爆大量時,趕緊從集中市場買回10萬現股,放在手上不還,觀察後勢,等到友達漲到$12時無量鎖漲停時,趨勢已經確定向上,就把當初低價買的10萬張友達現股拿出來還劵,這樣法人B 就可大賺10億,
如果法人B等到友達反彈到$12時,才想要買回還劵,這時就可能有錢買不到,甚至被一路嘎空,就算買到回補了,獲利也所剩無幾.
或許因此友達在法說會後,跌到$10多時,連續三天爆大量幾十萬張,外資法人連續三天大賣超,但借劵做空者卻可趁機低價大量買回. 過了一周後,量縮價穩時,突然就出現10萬張的借劵賣出還劵紀錄. 本周一友達大跌到$8.x,周三量縮價穩時,就出現2.4萬張的借劵賣出回補.
pqaf wrote:
法人A手上若有10...(恕刪)
法人A手上若有10萬張友達現股,在$18不賣,卻跑去借劵賣出10萬張友達,這樣有意義嗎?
等到友達跌到$8時, 雖然借卷賣出的10萬張帳面上獲利了10億,但10萬張的現股帳面上虧損了10億,這不等於做虛工,白忙一場.
這是沒計算上期貨.....如果他期貨賣空..然後借10萬去殺低又如何...??
而10萬張賣完.期貨作多...買回10萬張....然後還券......
這樣做完他手上一樣還是10萬張...期貨來回賺了一次..
法人B 手上沒有友達現股,但在$18 跑去借劵賣出10萬張友達.
等到友達跌到$8 爆大量時,趕緊從集中市場買回10萬現股,放在手上不還,觀察后勢,等到友達漲到$12時無量鎖漲停時,趨勢已經確定向上,就把當初低價買的10萬張友達現股拿出來還劵,這樣法人B 就可大賺10億,
如果法人B等到友達反彈到$12時,才想要買回還劵,這時就可能有錢買不到,甚至被一路嘎空,就算買到回補了,獲利也所剩無幾.
或許因此友達在法說會後,跌到$10多時,連續三天爆大量幾十萬張,外資法人連續三天大賣超,但借劵做空者卻可趁機低價大量買回. 過了一周后,量縮價穩時,突然就出現10萬張的借劵賣出還劵紀錄. 本周一友達大跌到$8.x,周三量縮價穩時,就出現2.4萬張的借劵賣出回補.
法人不會讓嘎空...因此殺低之後..就是慢慢捕貨...也就是短線所說的築底....散戶去買讓股價上升.他就殺..然後繼續收股票.......
這樣20天30天以後.....築底玩...還券..籌碼兩清......沒散戶沒融資...乾乾凈凈
.
yiming7718 wrote:
我有出借券源的經驗分享~~
有些規則不是大家講的那樣
議借 0.01% 是真的0.01% 大概意思是外資左手借右手 收最低的費用交代用 所以那個沒有意義
競價 這塊的%才有市場參考性
借券跟融券費用大不同....
借券是算天的 借越久利息越多
融券賣出是收一次性的費用 擺1天跟100天 一樣都是萬分之八 但是融券持有時 還有保證金收入利息(雖然那個有跟沒有一樣但是還是有)
所以要說哪一個便宜 我覺得是融券比較便宜 (有量的 借券費是有談的空間) 只是借券這塊池比較大 大咖要多少有多少 只是利率高低問題 融券 要看這家證金公司有沒有融資擔保品 才有融券出來 依現在市場融資越來越低的情況下 融券額度只會越來越稀少
至於出借的利息收入怎麼算 我舉例 假設出借TPK 50張 收盤200元 4%
1天利息收入是 200000*50*0.04/365= 1096元 好像每天會隨著當天收盤價不同 利息有所不同(這塊我沒很確定) 但大致上不會差太多
一開始立約都會打半年 所以出現180幾天這個日期 實際上借券方不會借這麼久 如果市場有低的利率 他會借低還高 當然如果你現在借出的利率 低過市場很多很多 出借方也可以重議利率 (我借過最多天 好像大概2-3個月而已)
出借方 真正入口袋的有多少? 以前例來說
出借一天利息實收 1096*0.73左右 = 800上下 (800塊還要併入綜所稅)
大約扣0.27是有券商的手續費跟政府的萬萬稅
當然如果你股票放在集保 是一毛都沒有
1. 議借借券費率不透過交易所及券商收付, (雙方私下依合約settle), 1bp 也只是交待用而已, 因此無法反應真正市場價格, 就我知, 50bp ~1500bp都看過, (依標的物的熱門程度及天期)
2.市場上原則上借券費是依交易生效日之收盤價為基 X 費率X 天期, 不會每天隨著當天收盤價不同使利息計算基礎有所不同, 除非有特別少數的客人想用不同的方式計價
3. 外資借滿180天非常常見,甚至在180天前要求再roll over 180天的. 但像壽險公司這種出借人的比較常在二三個月call 回.
4.因為台股不得私下移轉, 台面上的股票出借方有時其實是金錢融通的borrower, 然後以借券出借人的形式交付股票擔保品. (然後 股票借券方其實是金錢融通的 lender), 這種的通常是天期就是90 days evergreen.
5. 國人出借人之出借費是併入營業稅, 由於借券只有特定法人才能直接參與, 沒有個人, 所以沒有綜所稅這回事 (個人只能透過持股信託方式出借)
6.交易所的議借,另外還要由借券人及出借人各自付2bp 的費用. 此外也要各自付券商手續費, 也大概是這個譜.
Brian CY wrote:
這邊小弟對用途比較不是那麼明確,感覺比較多是為了信用條件的滿足而借,然後就是拿來賣出~
而一改我過去偏差的認知,以為借券主要是外資所為,經由最近的追蹤發現,其實外資很少在借券的~
反而幾乎都是內資法人在借,因此會拿去賣出的主要也都是內資所為~
1.很多是假外資在借券. 然後融券賣出, 甚至有境內之外國人結合國內幾家券商借券賣出特定股票. (目前金管會查核中.., 聽說都是本國券商,反而外資券商比較不願意配合)
2. 依法規, 目前有價證券借貸借券後的用途限於
一、委託證券商賣出。
二、返還借券或證券權益補償。
三、融券賣出之現券償還。
四、認購(售)權證、股票選擇權或其他具有股權性質金融商品之履約。
五、因應指數股票型證券投資信託基金、指數股票型期貨信託基金或境外
指數股票型基金之申購或買回。
六、其他經交易所同意事項。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824000033-260202
針對土洋禿鷹集團「狙擊」國內公司股價,金管會主動出擊獵鷹,今天將針對特定對象啟動調查。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昨(23)日透露,在上市櫃公司通報下,金管會已「盯上」國內某一家外資公司,其結合國內3~5家大型券商「統包借券」、放空特定中小型股,今日將約談券商釐清案情,必要時將結合檢調,清查是否涉及證交法155條炒作行為。
據了解,這家外商公司並非外資券商,而是在台規模不大的外資貿易商或代理商,平時並沒有什麼大額股票交易行為,但上周以來,卻透過國內3~5家大型券商,指名特定3家公司的借券,該公司全部都要,用來進行放空,被放空的公司查覺後,向金管會檢舉。
金管會預計今天就會約談替這家外資公司辦理借券的券商,先確定相關交易行為,釐清可疑的地方,同時若券商有協助尋找來源收券,也會了解券商是否有參與其中,協助放空,初步看來,此案會朝是否涉及證交法155條炒作行為來調查。
台股從4月盤中觸及萬點,到21日已跌到7,786點,跌幅逾22%,金管會8月10日就已針對股市禿鷹祭出兩大措施,即上市櫃公司針對非公司發布的訊息、及市場不實消息,可在盤中以重大訊息立即說明及澄清,避免自家股價被錯殺。第二則是會聯合券商、交易所、檢調等,會立即追蹤散布不實消息的來源。
曾銘宗表示,在打禿鷹二措施上路後,市場上幾乎已未見散布不實消息、意圖影響股價的情況,但這次是股價被狙擊的公司自己向金管會檢舉、尋求協助,因此金管會「有義務」要進行調查及釐清。
這次被檢舉的外資公司,並非外界想像的外資券商、或透過出具研究報告影響股價。曾銘宗表示,這家外資是一般公司,且在台規模極小,過去並沒有太大量進出股市,這次卻統包借券進行放空,且往來的都是國內大型券商,放空特定中小型股,案情有些奇特,因此金管會將先約談券商了解案情,必要時再移給檢調,進行深入的調查。
證期局初步判斷,與這家外資公司往來的券商,「明明知道客戶有些異常」,卻仍協助其統包借券放空,會先追查券商是否有相關責任。(工商時報)
有人知道是哪幾家券商嗎? (雖然也猜得到) 及哪一支股票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