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mforter wrote:
曾經有高手跟我說過
9000點以上還是現金留著少碰股票
不知道定存股是否也一樣...(恕刪)
這真的是高手的說法。讚!
不過可惜我等散戶大多不是高手,所以如果有找到就長期報酬而言股價相對合理的個股,這時不買/持有,那麼甚麼時候買/持有呢?
當然大家都知道跌到5,000點時再買相對會低價/安全些,然而如果五年內指數不跌到5,000點的話,就一直等著等著等著然後領那活存不到1%的利息嗎?
好,可能有人會想,那麼我標準放寬些,跌到7,000點就進場,如果果真如此,很多2,30元的個股7,000點和9,000點的股價可能差不到2塊錢,而且中間還除了個權息,這樣有差嗎?而7,000點和5,000點比還是要承擔許多的風險喔。
當然,1-2年內跌到5,000點的風險也不能排除,所以對非高手而言,理性的做法應該是如果找到就長期報酬而言股價相對合理的個股時,不妨以部份資金分批買下持有,以這些持股累積複利,同時藉以提高總報酬率,我個人的做法是1/3資金投入股市領取約6%的殖利率;另外2/3分成多筆定存(6-36個月期)領約1.4%的利息,同時伺機進場,這樣平均下來年報酬率約3%,兼且進可攻退可守,個人認為這是風險/報酬兼顧下最合理的妥協方式了。
一點管見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