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有人買過高收益美元債嗎?

vip.1977 wrote:
有個假設,受償率基本上不一定為零,每單都是個案
違約後都常就是打集體官司
我還在請人問集體官司的是要怎樣打,怎麼繳費
但對基金來說,違約之前可能在C或降一級就要賣光了
在股票上來說這就是多殺多
你剛說有那種能力股市比較好賺,這我贊成
因為我的策略就是賣完地產股後找機會轉進熟悉的地產股債券
股權基本上是劣後債權的,公司倒閉就會賠
照樣天天追蹤他們的開盤、每天去看銷售,追蹤買地
只是我沒買過這些債券,想了解一下這些債券要注意哪些地方、陷阱在哪裡、有沒有一些股票之外的跟蹤技巧...(恕刪)


還沒買就開始問官司怎麼打,真是高手,想得真遠~
不良公司掛了,債券的錢怎麼還?
賣地嗎? 怎麼賣,不是抵押給銀行了嗎?
流動現金幾乎是0,土地全抵押設定,
光是股東上下其手,政府追稅,員工的薪水,保險,解散費用,還有大量的流動負債要付。
付完流動負債,其他全給銀行都還不夠。
最後還能留一滴錢給順位倒數第二( 只比股票好) 的無擔保債券持有人嗎?

想得真美好啊 ~

股海神經 wrote:
我回文已成嘴炮無誤...(恕刪)


股海神經 wrote:
還沒買就開始問官司怎麼打,真是高手,想得真遠~
不良公司掛了,債券的錢怎麼還?
賣地嗎? 怎麼賣,不是抵押給銀行了嗎? ...(恕刪)

又來嘴砲了嗎?
大陸上市地產公司到你眼中像是世界末日一樣
許多地產公司手中現金滿滿現金,還沒怎麼負債
而且土地成本非常低,隨便一個項目丟出來就被人搶
就是因為規模小,評級照樣超級爛
有好幾家地產公司的老闆在做囤積現金等待購併的策略
這種債券本來就單單都是個案,非常明顯因規則錯評的公司一大堆
而且你手中所有股票通通有你說的假設情況,而且連評級都沒有
清償順劣後所有債權,倒了還找不到地方打官司
如此看來,你還真是高手中的高手
你該不會天真到以為所有垃圾債公司的財務體質就是垃圾吧?

vip.1977 wrote:
又來嘴砲了嗎?大陸...
海通的專員推薦,這支不知道怎樣?
http://em.cbonds.com/emissions/issue/143179恕刪)

就拿來海通的例子,現金滿滿?
滿滿還會發行 高利息美元債,頭殼壞掉嗎?
自已把資產負債表抓出來看看不就更清楚了嗎?
你不相信評等,我看你連財務報表也可能不相信,你應該憑高手的直覺吧~

瑞安我買过
在這個風險等級應該是還可以
高收債投資可以多交流
長期有時不比股票差
股海神經 wrote:
就拿來海通的例子,現金滿滿?
滿滿還會發行 高利息美元債,頭殼壞掉嗎?
自已把資產負債表抓出來看看不就更清楚了嗎?
你不相信評等,我看你連財務報表也可能不相信,你應該憑高手的直覺吧~

呵呵!你還終於花時間下去看了。這檔算是很有趣的,檯面上股東買一小部分,實際上一大部分大股東相關聯人買去。這種投資,財報根本不代表怎麼,參考而已。你要真的光憑財報來買,自己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TT20 wrote:
瑞安我買过在這個風...(恕刪)

T大當初買的時候不知道怎麼看瑞虹、太平橋的?
現在要是買這支,壓力在2017年。
瑞安算是困境反轉,從陷入拆遷泥潭變成政府拜託他收地。感覺企業天地一期是賣給政府看的,真正的目的是想等到瑞虹開始回款後才收地。
vip.1977 wrote:
呵呵!你還終於花時...(恕刪)


看個財報,5 分鐘就看出個大概了,也沒花多少時間。

不重財報這個現象,領教多了。
一年前,一篇很熱門的版,版主帶領大家衝一隻電子股,我好奇看一下財報,覺得問題大,但礙於別人的熱門場子,也不好意思講太明,點到為止,不止三次點出財報的問題,但版主憑著技術分析加上追蹤籌碼的自信(如果技術分析跟追蹤籌碼的方法很正點,那也還好,偏偏...),還是勇敢帶領大家往前衝,結果死傷一片,該股的財報問題一一浮現,最後打入全額交割。

我其中一個提醒如下:
----------
除非每月都維持1億以上營收,否則沒轉虧為盈的機會,
再過兩季就淨值低於5 元了,
會怎樣? 你知道的~
不要再介入了,
財務報表看起來問題就不少,買淨值低於10元還在賠錢的公司,熟讀財報是必要的功課,
但看起來作功課的人太少了,比我這個看戲的還不認真~
太平橋項目我覺得不錯 基本上海方面個人覺得問題不大
其餘城市複製新天地模式不如預期,如重慶天地我現場看過開發量體真的太大
不过瑞安財務操作還算靈活,在同等級裡個人覺得尚可
不要槓桿操作就是
股海神經 wrote:
看個財報,5 分鐘...(恕刪)

嗯!不過看戲的好像已經很入戲了,都亢奮到下場自稱在嘴砲
我台股最後一支股票恰巧就是全額交割股,匯錢去買彩晶時營業員聲音都怪怪的。買3塊,7塊開始丟,最後賣到13塊,好像01上都查的到。不過,這似乎不是一年前的事了,這種文字寫出來可能要被告的。這樣都還算看戲?

這種工廠股,看看折舊、去打電話去找下游零件商問、抓營收毛利,基本狀況就能掌握。再盯一下銀行給不給續期、重置成本、對手產能開出,決策就很好做了,上面一堆監看重點都不是財報。這是股權,還不是債權,冒最多風險得最多利潤。如果投資只看財報就做動作,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要是彩晶有美元債,漲到14、15塊的時候轉股為債,簡簡單單又是一隻高收益垃圾債。華映求救的時候,彩晶的債說不定九折就能買到。當然,這些動作的前提是有把握彩晶當時不會倒。

大陸地產股我盯八九隻,最近賺翻了。年底看情況分出一部分準備轉股為債,就是要當股票來做。部位也不高,我自己都沒在怕了,看戲的倒是被嚇得情緒很激動。撒網調查的結果也很有趣,散戶論壇中台灣投資人對風險厭惡的程度超過想像。先前我就懷疑台灣發行的大陸ETF,折價是因為兩岸投資人對風險接受度不一樣,田野調查結果確實如想像一樣。

vip.1977 wrote:
L大恐怕搞錯了


搞錯?
你已經在研究 官司怎樣打了,那不是已經到了不良債權處理的階段了?

vip.1977 wrote:
台灣絕大多數的公司上去評,不但是垃圾債
甚至一堆連評級都拿不到


假如我沒理解錯誤,你想買的是 利息10%以上的中國垃圾等級債券
我聽說甚至有到 20%以上的

美國 香港的利息水準可不是 中國

臺灣上市公司 發債 利息可沒有這樣高,
等級不過是信用的表示與借債成本 本是同樣的東西

以你所言 這些利率10% 20%的中國房地產垃圾債券 比 臺灣上市公司還優異
但以他們的借貸利息而言
等同你認爲
整個市場都是錯的 ~ 所以他們需要如此高的利率 借錢
公司負責人無能,竟然要比市場利息高如此多才借的到錢

恭喜 V大
你能夠找到 大量 市場錯誤、負責人錯誤的投資標的

市場錯、別人錯 你都對 看來 要賺個好幾倍 都不是難事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