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都的家戶收入都是從財政部,繳稅資料中獲得的。討論中產階級的收入,自然也該從這繳稅中來區分,不然永遠都是雞同鴨講。幾年前的繳稅資料,全台有534萬戶報稅家庭,10萬戶(前2%)的收入超過200萬以上,繳稅總額佔50%,還有100萬戶收入100~200萬繳了49%的稅,若再細分,收入500萬以上的繳稅戶數不到1%。 按照所謂中產階級的定義,台灣中產階級不到1%。地下經濟不可能超過第上經濟,總的500萬以上收入的戶數不超過2%。VISA和富比雜誌曾定義有錢人-->以現金(流動資產)可以投資的額度多寡來分。
老老三 wrote:六都的家戶收入都是從...(恕刪) 臺灣的地下經濟確實是超過此規模。診所有報稅,不過很多自費的項目都是沒報稅的,特別是牙醫。家庭理髮很多都是月入一二十萬,也沒報稅。更別說是菜市場裡的攤販,一技之長的小店。領薪水的高薪確實不多,但是做小生意的,收入卻是不少,而且免稅,或是高收入報低收。
prozach wrote:臺灣的地下經濟確實是...診所有報稅,不過很多自費的項目都是沒報稅的,特別是牙醫。家庭理髮很多都是月入一二十萬,也沒報稅。更別說是菜市場裡的攤販,一技之長的小店。 20萬x12 = 240萬 還不是中產階級(按照本版定義),要每月50萬以上的獲利==> 營收 - 成本 = 毛利營收每月至少70~100萬才可能等於月入(獲利 = 薪水) 50萬。
prozach wrote:雙薪,重點是雙薪還...(恕刪) P大的分類方式我之前也想過 ,您這樣分確實蠻不錯的!現在臺灣的現況 ,領薪水的很難高薪 ,反而搞地下經濟應該幾乎都可算上是中產階級,也難怪越來越多人有創業夢了
prozach wrote:貧富階級可細分為10級個人覺得以四口之家為標準,在台灣社會1.最有錢的為 "首富",家庭年凈收入30億台幣以上,資產數百億以上(基本上想買啥就買啥了,合法非法的都能夠擁有,有能力拿到世界任何一個國家的國籍,全世界都有房產、公司,跨國企業老闆)...(恕刪) 這也太扯蛋了…這是想造成階級對立吧。真是沒概念…難怪有人說:在01,每個人都是鍵盤高手…嘴砲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