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互聯網企業和台灣的經濟衰退,看似沒有直接關係
但我意涵是指,以科技業來說,台灣的科技業太著重鼓勵學生
往硬體領域鑽,對軟體反而不太重視,台灣的軟體人才,不是出國
就是跑去IC設計公司寫firmware..
我本身也是學硬體,我反而更希望更多剛畢業的學生,願意留在軟體
領域,目前手持式裝置當道,小至app的創業,大到平台的成立,都需要
資訊領域的人才願意投入,更需要資金的投入,我知道目前國家有在
獎勵APP軟體創業園區,這立意不錯,但整個風氣還是太偏向硬體
EX.去聯發科寫LTE driver 年薪200萬
在南港小公司寫app程式 年薪40萬
上面雖然是極端的例子
很多朋友私下聊天,都感嘆一件事...
摧毀台灣軟體業,互聯網,平台,電子商務的最大魔頭
就是聯發科技!
說這些話的人都是聯發科的員工,來自台清交資工系
Kay Huang wrote:
看到大家很有內容的討...(恕刪)
的確您說的是正確的方向,但是現實上卻是~~
台灣的老闆們一項認為軟體不值錢.....
軟體無法用錢算....
只有硬體才可以量化~~~可以cost down...
問那些慣老闆們....
買一套cad要多少? 講難聽一點,一套PDF 就要他們的命了....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況且你看到的不過是某網路公司的"子公司"下面請的某個工程人員,
你把某個小分公司的工程人員水準拿來跟整個華為的 抄襲部(誤)....研發部比?...(恕刪)
我呆過的那家"小"分公司, 是台灣網路硬體銷售量最大的公司, 當時單靠賣網卡就
可以養活這家幾十個人的"小"公司. 當時已經流行專業經營, 代工的歸代工, 自有
品牌的歸母廠, 銷售的歸子公司.
至於那位工程師是母廠來的, 應該算是台灣最有名的網路硬體設備商, 因為當時要開
發 chassis etherswitch, 才會來問我們業務, 業界的產品的相關規格. 那台機
器最後當然賣的不好, 如果沒記錯, 它的 backplane 跟一般的 etherswitch 一
樣高, 規格也類似, 顯然是用一般的 switch 去改的.
我雖然是業務, 不過也有 CCDP/CCNP 認證(自習), 坦白說我還是不"懂" hot swap
我相信這方面的技術有一定的困難程度, 否則母廠的工程師就不會如此問.
待過一些公司包含 A, D, P 等中日體系, 小SI(主推3Com/Cisco/IBM...),
代理商, 幾家小原廠...最早是軟體工程師但跟網路無關.
我們還是回到主題吧. 抄襲當然令人不齒, 不過也沒大家想像中簡單, 很多公司本
來就是靠"參考"對手廠商來進化, 沒什麼大驚小怪的. 你也同意台灣的網路硬體早
就不如左岸, 這樣就算有基本共識了.
是這個大頭 wrote:
至於那位工程師是母廠來的, 應該算是台灣最有名的網路硬體設備商, 因為當時要開
發 chassis etherswitch, 才會來問我們業務, 業界的產品的相關規格. 那台機
器最後當然賣的不好, 如果沒記錯, 它的 backplane 跟一般的 etherswitch 一
樣高, 規格也類似, 顯然是用一般的 switch 去改的.
這位看起來也不過是個Field Engineer而已,他的責任就是去找規格,他不懂也很正常。
你現在去華為研究院,就算是在專門做電信設備的組,如果你隨便抓一個,
我看也不見得知道Hot Swap怎麼做。你用你某年某日,不小心看到的一個人
來和一個幾百個人花了幾年才做出來的產品比,然後說台灣很落後,
這個結論,似乎太草率了吧?
內文搜尋

X